西方。
两道身影带着无量金光从浑沌归来,落入须弥山巅。
下一刻。
须弥山上大放光芒,西方二圣率领西方教众多仙神显化身影,屹立苍穹,
无量金光照亮九天十地,就连日月星辰都因此而显得黯淡无光,引起洪荒众生的注意。
紧接着。
须弥山上的这些身影,双手合十,头上三千青丝尽落,体内出现一颗金光灿灿的舍利,身上道衣变成僧袍,玄妙仙光化为无尽佛光。
在佛光的照耀下,整个西方都有梵音禅唱,天女散,端是玄妙不凡。
又片刻之后,接引与准提两位圣人开口,声如洪钟,震荡天地。
“天道在上,吾乃西方教接引(准提),今有感天道不足,特以八百旁门为基,推动天地演化,创佛法,修禅空,开创佛门大法,
从此以后,再无玄门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唯有佛门阿弥陀佛(西方准提佛母),望天道鉴之!”
随着两位圣人宣告天道,苍穹之上轰鸣作响,洪荒天地做出回应。
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见此,心中狂喜,身上绽放更加璀璨的佛光,各自显化出佛门金身。
身后卐字佛印旋转,带领同样脱离玄门,化为佛门诸佛、菩萨、金刚等原西方教的仙神发下宏愿。
“我做佛时,我刹中无地狱饿鬼禽畜,以至飞蠕动之类,不得是愿终不得佛。”
“做佛时,我刹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天众生,以至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刹者,皆于七宝水池莲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做佛。”
“我做佛时……
佛门诸佛菩萨立下宏愿之声,化为无上梵音响彻三界,萦绕耳畔。
这些佛陀、菩萨所立下的这些宏愿,和西方二圣证道成圣时立下的那些大致相同。
换句话说,就是将昔日西方教的大宏愿,改成了佛门大宏愿。
随着这些宏愿一一响起,佛门气运大增,整个西方都笼罩在无量佛光中,诞生无数虔诚信徒。
须弥山上的玄门气息快速消散,佛门建筑拔地而起,道宫化为古刹,道观变成佛塔,佛光将苍穹都染成金色。
在西方各地,甚至是洪荒其他的角落,亦有大量道观化作寺庙,散发耀眼佛光,将苍穹照得更加耀眼,增涨佛门气运。
只是瞬息间,佛门便在洪荒落地开,人尽皆知。
很显然,西方二圣为了建立佛门,做了充足的准备,在今日彻底爆发出来。
对佛门的诞生,洪荒众多大能反应不一。
一些古老的存在,对于西方二圣谋划万古的手段,感到愤怒而又忌惮,再也不敢生出不敬之心。
他们也是到了这一刻才知道,他们的门下弟子、族内族人,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西方教暗子渗透。
今日佛门建立,这些暗子曾经所建造的道观,化作佛门寺庙,成为佛门的一根钉子钉在他们的腹地之中。
若是拔除这根钉子,不仅会遭到佛门气运反噬,还会惹恼西方二圣。
可要是留着这根钉子,那多少有些膈应人,佛门更是可以以此为跳板,一点点侵蚀这些势力,让这些势力成为佛门的一份子。
考虑到佛门气运强盛,就算是龙族、凤族这些大势力,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今后徐徐图之,想个柔和一些的手段。
玄门仙人见到佛门建立,皆是满脸愤怒,开口怒骂。
佛门胎脱于西方教,而西方教本属于玄门的一员,拥有一股庞大的玄门气运。
如今西方教化作佛门,原本属于西方教的玄门气运便化作佛门气运,相当于玄门凭空消失了大部分气运。
阐教和截教刚刚经历封神量劫,气运本就受损严重。
反观西方教,并非封神量劫的主角,气运没有太大折损,所保留的气运更为完整,差不多占据了四分之一左右的玄门气运。
现在西方二圣建立佛门,玄门气运化作佛门气运,这相当于有四分之一的玄门气运消散,可以用一句气运大损来形容。
但他们愤怒之余,却又无可奈何。
西方二圣他们可打不过,且佛门诞生乃是大势所趋,关乎西方大兴,他们根本阻拦不了。
就算再不爽,他们也只能咬牙认下。
对于佛门的建立,杨宣早有预料,并未来感到意外,此乃西方大兴之机,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阻止不了。
不过,佛门的教义和神道相冲,杨宣不可能干看着,这些年可是做了诸多针对性的布置。
比如,设立山神、土地,在洪荒诸多地脉占据一席之地,拥有管理职责。
再比如,让天庭、地府在洪荒各地兴建神庙,传播信仰。
这些都是针对佛门的布置,洪荒虽然很大,生灵数量众多,但总归有限。
天庭、地府抢占先机,建立众多神庙,佛门想要在这些地方建造佛门,就可以视为对天庭和地府挑衅。
天庭和地府现在的位格极高,即便佛门是西方大兴之机,气运惊人,依旧是属于平等关系,不带怕的。
只要佛门敢挑衅天庭和地府的权威,无需杨宣下令,天庭仙神、地府鬼神就会给予反击,这是杨宣在许多年前就制定下的规矩。
再加上山神、土地的存在,佛门要是真的和天庭、地府对着干,
那么佛门建立的寺庙,很可能就要发生地脉改道的事情,让寺庙所在的洞天福地,灵气骤降。
梳理地脉,乃是山神、土地的职权范围,地脉改道,也属于梳理的范畴,合情合理。
有了这些布置,就算佛门占据天时,顶多也只能和神道公平竞争,甚至还要落了神道一头。
“毕竟,佛门又不是铁板一块……”
杨宣的嘴角微微上扬,直到须弥山的佛光消散,他的目光依旧没有收回。
西方二圣欲要在西方教的基础上建造佛门,化玄门气运为佛门气运,助长西方大兴之事做的很隐蔽。
即便是同为圣人,在今日之前,也猜不到西方二圣的目的。
但西方二圣谋划此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期间做了诸多布置,同为圣人,又怎么可能什么都察觉不到呢?
九州,函谷关。
有一老者身骑青牛,面前有一位中年道人牵着青牛。
两人一牛行进速度极快,一步数亿万里,缩地成寸,朝着西方走去。
此二人正是太清圣人的善尸李耳,和截教的多宝道人。
两人的速度极快,只是转瞬间,多宝道人便牵着青牛,来到须弥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