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回去还是抽空赶紧凿磨去吧。”
“三哥,不嫌冻手啦?”
“哼~哥是男人。”
柳承憋笑:“男人,拉车回家了。”
“哎?哎!承哥~帮一把。”
柳承倒着走了几步落在车后边,车上是四百斤粮食,盼儿辛苦一个月换来的。
两人路上说话解闷,商量着下次再卖布啊,直接去县城,耽误一天路程,但是能多卖几文钱呢!这次还是太亏了。
柳承:“我看不止,虽说五妹年纪小,可是那店里别人送的布我看了,没咱家的好。”
堂远跺了下脚。天太冷,脚上又麻又疼。
“哎呦~缓一会儿,脚麻了!”
“你说你急啥?学学我,稳住。”
堂远懒得理他,这小子上来那个厚脸皮的劲儿,大哥都拿他没办法。
“我是说啊,这次就应该去县城一趟。多得几文钱固然好,我也想听听外边的消息。
也不知道燕王有没有带兵出发,仗打起来没有。伤亡大不大?会不会影响咱们过日子?”
柳承敛目沉思后,推测道:
“燕王爷文武双全,在燕北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只要别后院失火,对付外敌应该没什么问题。
再说若真有什么万一,先过熊里正那一关,再不然,就只能往深山里跑了。”
说那些都很远,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呢,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家一群孩子做什么的。
只能说打听了消息做到心中有数,在最不利的条件中选择出对自己最优的办法。
同样的,若是有什么好消息,比如行商小贩若是到了燕北,堂远需要跟他们新鲜货。
人员不流动,消息传播就会异常缓慢。所以堂远想要去县城走一趟没有错。
盼儿在努力将手中的这匹布织好后,开始收拾了要带到县城的东西。
秋天采的榛子、松子还有晾晒的干木耳、蘑菇,还有柳承收集的几样药材。
冬至这天,叶青竹发话包一点饺子。白菜馅,拌了点猪油,只有四十个。
按照他们现在的饭量,解馋的话多少饺子都不够吃的。
水开下锅,不一会儿水花再次翻腾,白胖的饺子浮在锅中。一种特殊的香气若有似无,随着饺子皮颜色变化,盼儿看着差不多就用笊篱捞起。
八个小碗,每人五个,不偏不倚。盛上八分满的饺子汤,里面放了一点盐和葱花咸菜碎,一碗过年时才舍得吃的饺子被端上桌。
这些肯定是不够吃的,常吃的麦饭也做了不少。这时候就会看出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