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画卷与私印庆功宴的水晶灯映着嘉陵江的倒影,钱程的西装袖口闪过
“茧纹”袖扣的微光。他展开画卷的动作像在拆解一件珍贵的蜀锦,宣纸展开的刹那,《蚕织图》上的宋代蚕妇仿佛活了过来——她们手中的蚕箔,竟与产业园里的智能养蚕设备有微妙的呼应。
画卷之上,蚕妇们勤劳的身影与智能化养蚕车间的高科技场景交相辉映,宛如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细腻地诉说着丝绸技艺从古至今的传承与革新。
钱程轻轻抚摸着画卷,眼中闪烁着感慨的光芒,缓缓说道:“千年技艺,今朝重焕新生。”他指向图中蚕妇手中的桑叶,那桑叶的纹理竟与现代蚕丝蛋白提取技术暗合,仿佛古今对话,桑叶脉络中藏着科技密码。
梦莹凝视,心中涌起对先辈智慧的敬畏,亦感慨于今人创新的力量。画卷与车间,传统与现代,在此刻交融,诉说着丝绸文化的生生不息。
“故宫的修复师说,原画的绢底用的是嘉陵江流域的桑蚕丝。”钱程的手指停留在《蚕织图》上描绘的
“浴蚕”与
“织帛”场景,落款处
“欧阳梦莹”的朱红私印还带着新泥的潮气。她特别吩咐在绫边绣上一行小字——‘经纬千年,初心如茧’,仿佛在诉说着织物上绘画的悠久历史与不变的初心。
梦莹轻触那行小字,心中泛起涟漪。梦莹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看到了丝绸文化的脉络在历史长河中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