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看出老七的心思,却只当没有看见的。
盘踞于天津也好,扩编新军也罢,玉柱没花朝廷的一两银子。
很自然,朝廷也完全不知道,玉柱究竟扩军到了何等程度?
玉柱不是一般人,他乃是托孤的八位重臣之一。
以玉柱的庙堂地位,他只要不是公开举旗谋反,朝廷真想治他的罪,必须有扎实的理由。
当然了,根子问题是,京城的兵权,就掌握在玉柱的手心里。
即使想抓他,也要看看新军将士们,答不答应?
“呵呵,既然是七哥你开了口,你的面子我必须要给。”玉柱仰起下巴,大声吩咐道,“来人,取一百万两银子,给七哥带回去急用。”
老七,怎么样?够意思吧?
老子明知道你们在暗中搞小动作,想牵制老子,你们真缺钱花了,还得找老子借钱吧?
老七万万没有料到,玉柱一张嘴,就给了他一百万两银子。
大沽口码头,一年下来,究竟可以赚多少银子呢?
老七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见老七被震懵了,玉柱微微翘起嘴角,玩钱的事儿,你们还嫩得很呐!
实际上,大沽口一年的纯利润,也就几百万两银子而已,并没有很多。
玉柱真正的聚宝盆,其实是宇宙行票号。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苏州一府之地,宇宙行票号的年净利润,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杭州呢,江宁呢,广州呢,整个浙江、江苏、广东、湖广呢?
另外,玉柱利用信息差的优势,提前让甄夫人在各地,以宇宙行票号的股权做保,发行了五年期的公债,一次就筹集到了三千万多两银子。
再加上,江南二十个大佬,捐来的八百万两银子。
老皇帝活着的时候,最高那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是四千万两银子而已。
实话说,玉柱手头掌握的金钱,已经超过了朝廷一年的财政总收入。
朝廷的财政收入,还需要养活全天下的官员、八旗兵和绿营兵。
玉柱手里的钱,只需要养活新军即可。
养活五万新军,一年充其量,也就是一千四百万两银子而已。
其中,军饷占了大头,每月大约为不到八十万两银子,一年九百六十万两。
武器装备的进口,已经基本完成。火药的消耗,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反正吧,从英国那边补充的火药、火炮和燧发枪,正源源不断的从海上运来。
这个时代的英国,迫切希望和大清朝,开展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自由贸易。
玉柱是大清朝最大的实权派,他不仅重商,而且合作的信誉倍好,从来没有过违约的先例。
所以,除了造超级战列舰的图纸和工匠之外,英国的各种制式武器装备,完全不受限制的敞开供应。
英国佬有求于玉柱,玉柱拿出丝绸、茶叶和瓷器,交换英国的枪炮。
实话实说,如今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是超级硬通货。
只要英国商人们,把这三样宝贝运输了回去,海上翻船不多,转手就是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利润。
大大的互利互惠,嘿嘿,这种合作才是牢不可破滴!
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新鲜的蔬菜、肉食、面粉这些,其实占比并不高,每月顶天了二十万两好吧?
玉柱不打无准备的仗,提前把银子借足了,雇了洋人的几百条商船,满世界去采购日常的军需物资。
不客气的说,玉柱有的是时间,可以气定神闲的陪着满洲贵族们,慢慢的耗下去。
耗半年,五万新军编成。耗一年,十万新军编成!
嘿嘿,十万武装到牙齿的新军,是个啥概念呢?
所向披靡的横扫整个亚洲大陆啊!
所以,玉柱明明知道,老五和老七暗中给老十四、年羹尧输血,他也只当没看见似的。
反正吧,拖得越久,对玉柱越有利。
玉柱随手砸出百万两银子,当场把老七砸晕了,再也无法开口,请玉柱回京了。
打发走了老七之后,蒋盛进来了,哈着腰说:“禀主上,码头那边到了十几艘洋船,爱丽丝夫人派人来请您过去。”
玉柱注意到,蒋盛的称呼,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由中堂径直改为了:主上。
嗯哼,文化人肚里的弯弯绕就是多,称呼问题岂有小事?
摆明了,蒋盛这是认玉柱为主公了呀!
在卫队的簇拥下,玉柱和蒋盛,同车赶到了码头区。
爱丽丝给玉柱递了一张清单过来,玉柱聚精会神研究清单的时候,蒋盛探头一看,立即傻了眼,居然全是蚯蚓一般的洋文,他完全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