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屋檐下,再不低头,就该挨捶了呀!
“七哥,我知道您一向仁善厚道,是个好哥哥!”老十二扭转身子,冲着老七扎千致谢。
老七很满意,便扭头看了眼玉柱。
玉柱微微点头,老七便站起身子,从袖口摸出了一份旨意,大声说:“有旨意。”
老十二赶紧跪下了。
老七展开旨意,朗声道:“上谕,贝子胤祹,晋多罗贝勒,著协同辅政王大臣,总办国丧大事,钦此。”
八辅臣的正式官方说法,其实是:辅政王大臣。
辅政,也就是在小皇帝亲政之前,代为施政之意也。
王大臣,指的是辅臣集团里,既有宗室王爷,也有朝廷重臣,统称:王大臣。
老十二那可是地道的明白人呢。
他欲图起兵的事儿,曝光之后,不仅没有任何的惩罚措施,反而晋了爵位,还授予了总办国丧的调度实权。
唉,玉柱除了没给他皇位之外,已经对他很够意思了呀!
老十二乖乖的退出去办差了。
老七扭头望着玉柱,语重心长的说:“好弟弟,很多人暗中骂你是曹操,我起初是半信半疑的。”
话只说了半截,却余味无穷!
玉柱微微一笑,拱手道:“旁人说啥,小弟我浑不在意。只要五哥和七哥,你们两个信我,我也就知足了。不瞒七哥您说,从今往后,小弟一定唯两位哥哥马首是瞻,绝不失言。”
老七不怎么相信这话,便故意开玩笑,说:“那我想兼管吏部,你也支持?”
玉柱毫不迟疑的说:“只要五哥没意见,小弟我一定鼎力支持!”
老七几乎在一瞬间,惊掉了下巴。
ps:兑现了昨天的四更。
第947章 陆军第一镇
在庙堂之上,排排坐,分果果,才是硬道理!
老五和老七,身为辅政的宗室亲王,却屁权没有,怎么可能长期支持玉柱呢?
玉柱呢,现实的很,军国大事,国事全都交给老五和老七去管,他只要兵权。
自秦朝以降,只要掌握了兵权,即使不想当皇帝,也会被黄袍加身。
玉柱心里非常有数,老五和老七,至今为止,尚未真正的信任过他。
做兄弟,和做执政的搭档,性质迥然不同也!
说句大实话,老五和老七,现在是要啥给啥,玉柱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玉柱的想法也很简单,你们拿了不少东西,我也拿点东西,不算过分吧?
于是,老五拿到了户部,老七拿到了吏部,马齐兼管了兵部、张廷玉兼管了礼部,连萧永藻都得到了油水极足的工部。
还剩下一个刑部,没给瓜分走。
一直以来,老九就是个空头贝子,从来没有管过部。
老三呢,为了伪装成对皇位无意,一直拉着一帮子酸文人,死命的修书修典,他也没有实际办过差。
众所周知,只有管部的辅臣,才是真辅臣。
不管部的辅臣,也就是个空架子罢了,银样蜡枪头的中看不中用。
玉柱故意留着刑部没分,就是想看看,老三和老九之间,谁先沉不住气了?
二桃杀三士的逻辑,粗浅易懂。
但是,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只要诱惑足够,上勾者众矣!
等老五和老七他们,都拿到了实权,玉柱也顺势提了个小小的要求。
“五哥,七哥,牛泰跟了我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琢磨着,也该给他安排好去处了,让他风光风光。”玉柱诚意满满的和老五、老七拉家常。
老五和玉柱是安答,只要玉柱不暴露出王莽的野心,啥都好商量。
“说吧,你打算把牛泰安置到哪儿?”老五含笑问玉柱。
玉柱解释说:“直隶天津镇总兵,总是欺压良善,克扣军饷,实在太不像话了。小弟琢磨着,干脆就让牛泰过去混个资历,将来也好外放一省提督,光宗耀祖,不辱门楣。”
如果,玉柱想要直隶提督,老五和老七肯定会警觉起来。
但是,天津镇总兵,仅仅是直隶提督手下的七个总兵之一,充其量也就是四、五千绿营兵而已,这就没啥大碍了呀!
再说了,老五和老七,刚刚兼管了吏部和户部,吃到了大肉,总要给玉柱啃点小骨头吧?
“没问题。”老七和老五彼此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头。
他们三个人商量好的事情,即使老三和老九,再怎么反对,也是徒劳无益的白费唇舌。
实际上,老五和老七,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