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705节

骗了康熙 第705节(1 / 2)

在大清朝,凡是和大不敬沾边的罪过,都要掉脑袋!

「啪。」老皇帝生气了,索性把朱笔扔到了地上,扭头不看玉柱。

俗话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说的就是如今的康麻子。

以前,老皇帝也闹过类似的小脾气,玉柱一直没敢让步。

这一次,老皇帝实在是累狠了,玉柱便把想好的法子说了。

「汗阿玛,不如这么着,您口述圣谕,臣儿照您的意思誊抄下来,您批个可字,再拿去用印,就是一道完整的旨意了。」玉柱的提议,就是乾隆朝以后,军机大臣们的做法。

设立军机处之后,朝廷的旨意,又多了个名目:廷寄。

所谓廷寄,以皇帝的意思为基础,由军机大臣草拟的旨意。

廷寄的特点是,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后,交由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的督抚或布、按二使。

老电影《***战争》最开头的台词,就是:兵部火票,四百里快马急送,盛京将军宝兴。

这里指的就是廷寄。

不过,老四是个特例,他就像是一台永远不知道疲倦的批折机器一般,每天只睡一个半时辰左右。

老四每天批阅奏折的时间,短则八个时辰,长则十个时辰。

另外一个工作狂皇帝,不是旁人,正是明太祖朱重八。

但是,皇帝里面的工作狂,全是特例,完全不持续也。

老皇帝闭眼细想,越琢磨,越觉得玉柱的提议,妙极了。

按照老皇帝原本的想法,是让玉柱代为批答,他批可。

玉柱的提议是,把原折完整的抄录下来,再以老皇帝的原话作出批复。

这就完美的避过了天坑!

代帝批折,和誊录君父的口谕,其中的性质迥然不同也!

出于省力省心的考虑,玉柱又帮老皇帝把折子分门别类的整理了一番。

请安折,完全没有誊录,由老皇帝直接批示:知道了。

说正经事的折子,等老皇帝亲口说出处理意见,玉柱稍加润色之后,再由老皇帝批可。

想想看,老皇帝从头到尾,只需要批可,或批知道了,这其中省了多大的劲儿?

但是,只花了三个时辰就处理完了两百六十多本折子,老皇帝又不满意了。

「我说,你怎么像只鹦鹉似的,就知道学舌?」老皇帝冷不丁的指责玉柱。

玉柱一本正经的说:「汗阿玛,您怎么吩咐,臣儿就怎么做。」

这意思是说,批复的旨意,都是您老人家自己的意思,臣儿只是个小小的帮手罢了。

由于玉柱的协助,老皇帝处理政务的速度,大大的加速了。

处理政务的时间少了,空闲下来,修身养性的时间,很自然的多了不少。

这一日,老皇帝打开当天最后一份折子,发觉玉柱并未提前处理好,不由奇怪的问他:「为何不拟?」

玉柱从容不迫的说:「回汗阿玛,新军原为臣儿所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臣儿不便插手新军之事。」

老皇帝眯起两眼,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玉柱,忽然轻声笑道:「朕信得过你。」

「来人,叫张廷玉。」

随着老皇帝的一声吩咐,玉柱暗暗舒了口气。

伴君如伴虎,每一步都如临深渊,诚哉斯言!

「特谕,着玉柱兼新军都统,移驻于大沽口,钦此!」

「臣儿领旨谢恩!」玉柱接旨的时候,心情异常之舒畅。

这么多年了,玉柱在康麻子的跟前,究竟演过多少场戏,连他自己都忘记了。

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老皇帝经过无数次的试探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玉柱。

不过,老皇帝依旧还是留了一手,原本驻扎于西苑的新军,被调出了京城,安排去了大沽口。

众所周知,从大沽口回京,必须经过丰台大营的防区。

这就形成了,隆科多在最内圈,丰台大营居中,玉柱领兵在外的崭新格局。

至于原因嘛,嘿嘿,老十四快回来了,老八他们的人,频频出入丰台大营。

玉柱一直有些想不明白,看似绝顶聪明的老八,为啥总是做蠢事呢?

看看老四,人家利用隆科多和年羹尧,暗中掌握兵权,一直都是悄悄的进行。

老八他们却是大张旗鼓的搞小动作,惟恐老皇帝不知道啊!

客观的说,老四最终成了大赢家,低调行事的风格,属实可圈可点。

(ps:月票少得可怜,很影响码字的干劲啊!)

最新小说: 影妃传奇 美漫之手术果实 [HP??] hp???????? [????] ???????? [?????] ???? [??] ???????? 骗了康熙 今天開始是Alpha!?(百合) [海贼王同人] 誓约与海 [HP同人] hp青苹果味的斯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