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柱的眼皮子底下,周荃肯定不敢公然勾搭寒雪。
但是,这并不妨碍周荃,故意在寒雪的跟前,充分的施展才华。
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
更重要的是,寒雪是玉柱的心腹之婢,宠婢的体面还是要赏给她的。
玉柱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他充分尊重寒雪的婚姻自主权,也就点头答应了周荃的求婚。
这个时代,诸如婚前同居啊,自由恋爱啊,都是离经叛道的恶劣行径,为礼教所不容。
俗话说,水涨船高。
这么多年下来,周荃追随于玉柱的左右,每年的束脩加上各色节礼,至少超过了万两纹银,可谓是身家不菲也。
师傅带徒弟,寒雪手把手的教会了寒香之后,十分荣耀的回去待嫁了。
玉柱的心情甚佳,抖开折扇,笑眯眯的问寒香:“小香香,你将来若是看上了哪位大才子,老爷一定出面替你保媒。”
上次,老三在老皇帝的跟前,暗中下蛆的烂事,玉柱早就知道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老三啊,风水轮流转,你终于落到了老爷我的手心里了,嘿,等着瞧好吧!
(ps:今天的第一更送上,月票赏的多,晚上还有更。)
第710章 烫手的大麻烦
玉柱身上的兼职多,官服的穿戴,就颇有些讲究了。
去宗人府坐衙,不用问,必须穿镇国公的四爪蟒服。
在都察院里,无论品级高低,大家的官服上,都绣着瑞兽“獬豸”。
这么一来,大家识别都察院的官员身份,就只能看顶戴上的宝石和花翎了。
獬豸(xiè zhi;豸同猘)又称任法兽,头上有独角,善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触邪”。
本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其中,满臣若无兼职则为从一品,汉臣正二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朝,同为清流言官的六科给事中,并不归都察院管辖。
等老四登基之后,大肆裁减冗官冗员,遂将六科给事中衙门,并入了都察院。
雍正朝以后,六科给事中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
这年头的清流言官们,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崇拜空谈和较为廉洁。
因为只有弹劾权,并没掌握太大的实权,京里的清流言官们,大多过得比较清贫。
也正因为清贫,清流言官们,都自以为高人一等,崇尚夸夸其谈。
清流误国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两朝帝师翁师傅和船政大臣张佩纶,最具有代表性。
客观的说,这两个人都以清廉自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贪官污吏。
但是,在实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盲目自信的主战,给国家造成的损害,却又异常巨大。
玉柱担任过掌印监察御史,他对于清流言官们的臭毛病,可谓是了如指掌。
所以,玉柱先去都察院上任,和御史们见了个面,茶叙了一番。
敷衍了御史们的体面之后,玉柱又派人通知宗人府:三日后,本爵去上任。
宗人府的现任左宗正,乃是多罗贝勒延寿。
延寿本人,名气不大。但是,他的祖父却是清朝最出名的大冤种:肃亲王豪格。
清太宗皇太极突然暴死后,满洲王公重臣们一起开会,公推新君人选。
当时,拥有四旗支持,军事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豪格,误以为大局已定,犯了轻敌的坏毛病,居然玩出了“以退为进”的小把戏。
结果,多尔衮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趁势主导会议并将福临扶上了皇位。
就这么着,距离皇位仅有半步之遥的豪格,成了最大的输家。
当然了,玉柱身在局中之后,才看透了其中的奥妙。
因为,皇太极驾崩的时候,豪格已经三十五岁了,正值盛年。
满洲王公重臣们,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只要豪格登上了皇位,绝对会想方设法的削弱各个旗主的权势。
例子也异常鲜活,皇太极登位之后,就是这么干的。
相反,选八岁的福临登基,对旗主们的威胁,反而最小。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豪格当了皇帝,天纵奇才的多尔衮,必死无疑。
多尔衮被整死了,清军肯定无法入关了。
玉柱到任的这天,延寿倒是没摆贝勒爷的架子,主动站在宗人府正门外的台阶下,笑吟吟的和玉柱行了碰肩把臂礼。
此前,玉柱和延寿也仅仅是认识的熟人而已,并无任何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