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若是用不着玉柱了,玉柱也会默默的回家歇着了。
上次,玉柱故意和老皇帝闹别扭,结果,收获了一大堆的儿女。
显然,玉柱是真的在汤山上,享受着安逸的生活了。
不贪权,很有钱,还自己挣了爵位在身,优势太过巨大了。
玉柱若是被伤了心,索性不出来当差了,就该老皇帝睡不着觉了。
为了方便查询和保存,正式制作的各省财政收支表,全是用宣纸画成的。
宣纸,经过表湖之后,可以保存至少好几百年,而不会朽坏。
经此一役,玉柱是整个大清朝理财第一臣的印象,已经深深楔入老皇帝的心里,地位异常之稳固。
“玔卿,河南的兰阳县(兰考县),又遭了灾,你怎么看?”李光地抖了抖手里的折子,笑眯眯的问玉柱。
“此乃中堂之责也,卑职安敢置喙?”玉柱心里很清楚,李光地吃了他的醋,心里开始泛酸了。
在大清,由于康熙的故意所为,宰相的职权被极大的弱化了。
由于八旗都统和驻防将军的存在,就算是兵部也管不了兵事,宰相的职权也就剩下了庶政。
相权之中,最大的权力,就是财政拨款权。
现在,玉柱成了老皇帝的首席财政顾问,李光地的心里怎么可能舒服呢?
别说是师生了,就算是亲父子,在权势的面前,都很难让步的。
玉柱才不傻呢,他进南书房,就是来当算盘珠子的,老皇帝拨一下,他就动一下。不拨,就不动。
李光地才当之无愧的首相,玉柱不过是诸多南书房行走中的一员罢了。
任何一个集体之中,一把手才说了算,其余的都是没有实权的副职。
副职,要有副职的自觉,不能越界乱插手。
见玉柱丝毫也没有恃宠而骄的样子,李光地的心里舒服多了。
他不过是想试探下玉柱罢了。
毕竟,在官场上,宁可欺老,莫要欺小。
今天的小字辈,过不几年,说不定就成了你家命运的关键胜负手。
(ps:第二更完成了,四更确保哈,月票该赏了呀。)
第525章 大人物扎了堆
热河行宫里。
烟雨楼外,下着蒙蒙细雨,康熙手拿折扇,指着迷雾般的竹林,感叹道:“如画之江山,竟然为我大清所得,实在是我满洲祖上积德啊。”
老皇帝等着玉柱捧跟,玉柱却偏偏不乐意吱声。
确实,老皇帝丝毫也没有说错,明朝的汉人不给力啊!
前明那可是人口过亿的庞大帝国,竟然被十万八旗兵占了天下,诚属皇汉之耻也!
当然了,鞑清一直宣扬的是,大清是替大明复仇的政权。
鞑清的说法,颇具有欺骗性!
依据史实,大明朝实亡于李闯之手,这是确定无疑的。
只是,崇祯宁可全家死在京城里,也不肯放太子南下,他显然是怕唐肃宗取代唐玄宗的旧事。
这就属于典型的因私利,而害国家的大谬也!
此举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江南的文武官员们各取所需的拥立了好几个皇帝。
半壁江山,竟有数君,此南明灭亡之根也。
“柱儿,你怎么有点闷闷不乐?”老皇帝察觉到玉柱的兴致不高,情绪不佳,便格外的关心。
“如画的江山,却天天下雨,潮气袭人,泳池也不能进了,唉,甚不喜也。”玉柱看似感叹天气的不佳,实际上,心里却异常惋惜。
若是木匠皇帝多活十几年,大明朝在魏公公的手上,绝无可能缺辽饷,野猪皮也就不可能入关了。
老皇帝听了玉柱的抱怨,哈哈一笑,说:“你已有七子三女,该知足了。”
外人只知道,玉柱共有六子二女,并不知道雪薇的存在。
福彭是从外边抱回去的野种,连生母是谁搞不清楚,大家都不怎么认。
康熙自然知道,除了福彭之外,玉柱还有个混血女儿,一直在府外无法归家。
雪薇混血得太厉害了,一看就知道是洋婆子所生。
此时的洋人,并不是鸦片战争之后,打得大清满地找牙的那帮洋人。
这个时代的大清君臣,没谁瞧得起洋人,一直蔑称为西夷或是西蛮。
不然的话,以玉柱的盛宠,康熙龙心大悦之时,或许就松了口,允她认祖归宗。
乾隆帝接见马嘎尔尼的时候,大清和带英的官员,还为是否行跪礼,有过激烈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