頔二爷,故意望向别处,装作不是认识多姑娘的样子。
玉柱撇了撇嘴,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句老话:提起裤子,不认人!
赵姨娘的嘴巴很利索,胆子却很小,她被吓得脸色苍白,嘴唇微微发颤。
曹春走过去,挽住了赵姨娘的胳膊,小声安慰了好一阵子,才把赵姨娘又哄笑了。
老婆安抚亲妈的时候,玉柱故意停下了脚步,和頔二爷等人,饶有兴致的讨论,院中那棵老槐树的年龄。
有玉柱镇着场子,哪怕曹春一直叫着娘亲,曹家人也没谁敢跳出来,指责曹春不懂规矩。
没办法,曹家人的细胳膊,根本就拗不过玉柱的粗腿。
谁敢公然站出来指责曹春越礼,那就等于是公开打了玉柱的脸。
让玉柱失了颜面,嘿嘿,那就甭想有好日子过了,擎等着倒霉吧。
权势,为何令人着迷?
其中的要害,便在于,曹春可以随心所欲的逾越规矩,而曹家人只能忍气吞声的敢怒不敢言。
不服?
那就打御前官司好了,看谁输得惨不忍睹?
到了曹家的正房门前,曹寅不敢拿大,已经出来了,下阶相迎。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女儿拜见爹爹。”
曹寅毕竟是曹春的亲爹,该给的面子,玉柱他们两口子还必须给。
简略的寒暄一番,玉柱被曹寅请进了正房。
正房里,孙老太君也没敢端着老封君的架子,她主动站起身子,脸上堆满了和蔼的笑容,迎接曹家贵婿的到来。
康熙已经把话挑明了,曹家归玉柱照应着。
也就是说,曹家的大事小情,玉柱都有最大的发言权。
曹颙,身为曹寅的嫡长子,他的婚事无论怎么绕,只要玉柱不点头,就成不了事。
不然的话,康熙一问,玉柱你知道此事么?
玉柱只须说,臣不知也。
嘿嘿,曹家人就要倒霉了!
为何会如此呢?
说白了,康熙因为爱护曹家的缘故,让玉柱接下了曹家永远也还不清的债务。同时,康熙也把整个曹家,交到了玉柱的手心里。
这是老皇帝和玉柱之间,达成的一笔交易。
早在曹春赐婚之时,就已经定下了,曹家压根就没有反对的资格。
第374章 朕疼你
屋里的都是曹家的长辈,玉柱让了三次,才勉强坐到了锦凳之上。
曹春毕竟是曹家女,祖母、父亲和嫡母都在坐,她很自然的就站到了玉柱的身后。
孙老太君和颜悦色的对玉柱说:“贤孙婿,想必你也听说过,咱们曹家,正和马家议亲。”
玉柱点点头,笑道:“不瞒老太太您说,晚辈曾听拙荆说过此事,只是,未知其详罢了。”
亲弟弟议亲的事儿,曹春若是完全不和玉柱商量,那反而公开暴露了姐弟情不深的真相。
场面上嘛,彼此都要脸面,玉柱的话,也说得格外的婉转。
既承认了知道此事,又留下了推托的余地。
曹春才不理会曹家人怎么说呢,她的注意力,全都放到了男人的身上。
见男人主动替她解了围,曹春不由芳心一甜,靠得住的男人,才是真汉子。
像堂兄頔二爷那般,到处沾花惹草不说,还专门寻家中的浪货下手,真的是把曹家的脸面,全都给丢尽了。
曹春比谁都清楚,她换了一大批贴身侍婢之后,特意买下了两个颇有几分姿色的美人儿,打算当作陪嫁的通房。
可是,玉柱至今连眼皮子都没夹她们两个一下,曹春也就明白了:她的男人,看女人的眼界高得很!
孙老太君又说:“如今,马家回了信,说是,只要宫里撂了牌子,便答应两家结亲。”
玉柱一听就懂了,麻烦上了身!
在江宁之时,因曹寅肩负着皇帝密探的重任,江南的官场上,大家出于官官相护的逻辑,也都敬曹家三分。
现在,到了这满洲权贵如云的京城里,曹家的牌子,就叫不响了。
吏部尚书马桑格,提出的条件,其实合情合理。
哪怕马桑格已经贵为吏部尚书,因其属于内务府正白旗的汉军包衣出身,他的幺女,就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宫里小选。
不管是小选,还是选秀,都甭想绕过玉柱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