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围场行宫里的逼宫,才过去多久?
唉,这一子就诱发了康熙积蓄了很久的亲情。
康熙把酣睡中的小婴儿,小心翼翼的放到了炕上,蹲下身子,亲手扶起了佟国维。
就见,康熙拉起佟国维,强行把他按到了炕上,笑着问:“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舅舅您是崇德八年九月初九的生辰吧?”
大清崇德八年,也就是大明崇祯十六年。
佟国维也知道,康熙待佟家人,那是真的有感情。
别的且不说了,鄂伦岱那個超级大混蛋,换个皇帝早就掉了脑袋!
“哎哟,皇上您的记性真好。”佟国维的心里多少有些得意,皇帝外甥一直记得他的生辰,这份殊荣就值得夸耀很久了。
康熙略微抬了抬手,隆科多和玉柱,颇有眼力的也跟着站起身子。
舅甥俩,有段日子没见面了,自然要唠叨唠叨家常话。
佟国维瞥了眼不听话的隆科多,心思微微一动,就向皇帝外甥诉了苦。
“唉,皇上,您给评评理儿,我的曾孙,至今没有抱过,这合适么?”佟国维吹胡子瞪眼睛的横着隆科多。
隆科多圣眷正隆,才不怕亲爹呢,只当没有看见的。
康熙何等精明,自然看见了他们父子俩私下里的互动,不由微微一笑。
和赫舍里家的人,都支持废太子胤礽不同,佟家人并不是铁板一块。
康熙心里明白得很,佟国维、鄂伦岱和法海是铁杆的八爷党,隆科多属于帝党。
玉柱呢,可以说是康熙一手栽培出来的孩子,也是妥妥的帝党。
至于玉柱的另一个阿玛,佟国维的八子庆泰,则是五爷党。
佟半朝,如果真的集中力量支持某位皇子阿哥,试问康熙还睡得着觉么?
“舅舅,您抱过您家的孩子么?”康熙格外细致的问了佟国维。
隆科多太了解康熙的脾气了,他不由暗暗有些得意,康熙显然是格外的看重玉柱,并且爱乌及屋的看重他的孙儿。
佟国维有些尴尬的说:“不瞒皇上您说,奴才未曾抱过家里的孩子。”
“哦,那我抱了他,给您瞅瞅?”康熙说到做到,真的又抱起了玉柱的儿子,凑到佟国维的眼前,让他看了个够。
不管佟国维对玉柱是真有感情,还是假有感情,康熙怀里的孩子,都是佟国维最重要的一个曾孙。
这孩子姓佟,确定无疑!
亲戚间,畅叙了一番亲情后,康熙忽然想起了什么,就问隆科多:“表弟,这孩子可曾取了名儿?”
隆科多赶紧哈下腰,恭敬的说:“回主子爷,奴才只是取了个小名,唤作宝哥儿。”
“嗯,宝哥儿太俗了,不如就叫轩哥儿吧?”
佟国维和隆科多,都是武夫,读书不多,没听懂这是个啥意思。
玉柱那可是饱学的状元郎,他一听就懂了,轩通玄,玄烨的玄!
(ps:不赘叙了,回晚了,下一更凌晨三、四点了,明天早上再看吧。)
第268章 立储之战
在这个吃人的社会,皇帝的名字,属于绝对的禁忌,必须避讳。
比如说,玄烨的玄,不管是奏折里,还是在民间的书籍里,最后那一点,都必须要缺笔。
不缺那一点,就是大不敬之罪,轻则死全家,重则夷三族。
康熙的名字是玄烨,不管是玄,还是烨字,凡是读音相同的名字,都必须改名,此所谓国讳也!
轩字,虽然不读玄,却和玄字的读音有几分相近。
本着避讳无小事,绝对不能惹祸的逻辑,在康熙朝没人敢取这个名字,小名也不敢!
除非,皇帝亲口赐名!
既然康熙亲口赐下了小名,玉柱的嫡长子,从此就叫轩哥儿了!
这可是极其荣耀之事!
因为,除了给儿子们取名之外,康熙的近百个皇孙之中,也就极少数几个,才享有皇祖亲自起名的特殊待遇。
魏珠心里明白得很,这是万岁爷在变相旳补偿玉柱呢。
毕竟,从木兰围场的行宫出来,玉柱不仅被剥夺了兵权,还倍受冷落。
可是,玉柱呢,不仅十分听话,而且毫无怨怼之心。
皇帝疏远了玉柱一段时间,再次见面后,玉柱依旧待皇帝格外的亲近,这就极为难得了!
和唯一健在的亲舅舅见了面,康熙来了兴致,一聊家常话,就忘记了时间。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康熙索性就叫了佟家的祖孙三个,陪他一起用膳。
然而,说是一起用膳,康熙给佟国维赐了座后,隆科多和玉柱就只能站在佟国维的身后,伺候他老人家用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