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向南正做着饭,小姑子江家巧侧身插了进来,看见盘子里的小番茄,捻起来就往嘴里送。
“噢哟!要死了!”向南打下她的手,“给妈看见你吃生的,肯定又要说你了!”
江家巧冲向南挤挤眼睛,满脸无所谓地一笑:“妈在楼上,她看不见!”
向南也冲她通融一笑,姑嫂间甚是和谐。
有一说一,江家巧这个小姑子,不招人厌。
江宏斌80年生人,江家巧92年出生,兄妹俩之间整整差了一旬。
江家巧懂事的时候,江宏斌虽还未像如今这般飞黄腾达,但也是已是腰缠万贯了。
用江家巧吹牛时的话术说:“钱算什么东西啊我这辈子什么时候缺过钱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我哥都是五千五千的给我打!”
所以,江家巧没受过什么人间疾苦,相对而言,比较善良。
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完全是靠善良就可以建立的。
两个好人,立场不同,也可能处成敌人。
江家巧平时对向南这个大嫂很是客气,可一旦触及向南和江老太太的婆媳矛盾,小姑子自然而然地又站队亲妈阵营,不分青红皂白帮腔江老太太。
她不挑事,向南已经很感激了。
清官都难断家务事,要江家巧头顶正义之光,在自己受委屈时站出来主持公道,向南不做这痴心妄想。
江宏斌的父亲,在兄妹俩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江老太太一个寡妇,孤身一手把他们拉拔长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也许是幼年在底层受到了一生都无法泯然的欺压,江宏斌从小就有着超出常人的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
他能吃苦,能忍耐,头脑灵活,却也睚眦必报。
江宏斌初中就出来混社会,用二十多年的光阴拼出数亿家产,算的上是商界的时代传说。
这样白手起家的人设,99.99%是孝子,江宏斌也不例外。
有钱之后,把寡母像慈禧太后一样给供奉起来,晨昏定省,千依百顺,就算是江母要天上的太阳,江宏斌也会买颗卫星上天,然后搭火箭给她摘回来。
在江家有两条不成文的家规:第一,江老太太永远是对的;第二,假如江老太太有不对的地方,请参照第一条。
都说,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这江老太太的性格,早年因贫穷而扭曲,老年后又因乍富而更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