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少!”
张武威吞了一口唾沫,杨庸也觉得头皮跟着辽军的步点震得有点发麻。忽然意识到不能让他们保持这样的步调,否则这种战前的压力会摧垮墙头上这帮根本没打过仗的菜鸟。
“一百步!”谯楼上的观察哨报告概略距离。
“射住阵脚!”杨庸回头吩咐,丁贵早把各都的弓弩手集中在了一起,只等谯楼发号,便“嗖嗖”连响,一排羽箭越过三丈多高的墙头,在夜幕中破空划出了数道弧线,最后淹没在那片黑压压的人群前。这是在警告辽军,他们即将进入弓弩手的有效射程之内。
古代军队作战,早有阵脚一说。双方摆开架势相对开进,直到一方进入到另一方的弓弩射程之内,这样一个距离就叫做“一箭之地”。射住阵脚,本意是为了和敌人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第二也是为了进一步测算己方弓箭手的覆盖范围。
有了这一箭,辽军果然停了下来,连战鼓也不敲了。一时间双方竟都沉寂下来,只听得罡猛的山风在山谷里纵横吹奔。
杨庸喊了两个军士权充传令兵:“传下去!告诉各伍,首要保命,次要杀敌。当先防箭,辽军攀墙时再作反击。”杨庸预计正面只有三百多米的攻防战烈度将会很强,辽军虽然人多,但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山谷里却施展不开。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持续战斗力,多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坚守七八次进攻,那对辽军的士气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所以他抓破头皮,满肚子搜刮最猥琐最阴险的狠招来招呼这些不速之客。首先就是八十个弓弩手,杨庸让他们放弃了墙头,也放弃了最远的射程,把他们整体移到墙根,隔着墙只对接近城墙的敌人放齐射,一篷接一篷的箭雨越过头顶,在墙头上方开始下坠,直上斜下的抛物线绕过墙头上的友军,往墙外落去。谯楼里再安排一个指挥观察哨,哪里敌人多就教弓弩手们往哪里射。辽军的弓箭手们没有还击的射界,他们躲在步兵的身后,射出去的箭支根本不可能碰到宋军。
这就好比直瞄炮打曲射炮,纯属浪费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