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田这话,让刘氏脸色大变的看向陆老头。
要知道,以前的陆正田和陆正江,都不用别人催,只要有空闲了,就会自己去找活干。
赚的银子,两兄弟也从来都不会偷留一文钱,全都会给她上交。
甚至,家里的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别看性子不好各种坏毛病。
但家里的鸡鸭还有院子里的菜,可都是两个儿媳照料的。
这就不说了,老二媳妇还能绣帕子赚钱,每个月也能上交十来文钱。
因为发现李巧娘的藏银,刘氏可不敢保证这些额外的收入还能不能有。
现在,陆正田这话说的,感觉像是除了地里的活,再也不出门打短工了。
可没了这些收入,家里真的会转不开的。
就在刘氏这么想的时候,陆老头看向陆正田,认真的说:
“老二,你要体谅一下爹和娘,也想一下家里的难处。
你放心,等你大哥考中了秀才,一切就都好了。”
“爹,大哥考中秀才,难道不继续考科举?
还有,我大侄子现在也十五岁了,是不是也要开始去考童生试?
至于季然这小子,可是要花不少银子去学堂的。
您说的等我大哥考中秀才一切都好了,我真的看不到能好到哪去。
我看,我们两房的所有人,这辈子就是给大哥他们赚银子考科举了。
没准等我百年之后,我给我家两个小子连一文钱都留不下来。
爹,这样的日子,我什么时候能过到头?”陆正田木然的看向陆老头问道。
听到陆正田这话,觉得他油盐不进的陆老头,也有些生气了。
只见陆老头冷着脸,看着陆正田说道:
“老二,我看说来说去,你还是因为我让季然去学堂,没让承安去生气。
你也不想想,人家老道士都指着大房那边说,文曲星出在大房。
既然这样,我让季然去学堂难道错了?”
听到这话,陆正田盯着陆老头,开口道:
“爹,您是真的相信老道士的话,还是为了我大哥,才选的季然这小子去学堂?”
说到这,陆正田停顿一下后,继续说道:
“刚才,我们家承安只看了一遍《弟子规》和《千家诗》,就会背也能认识。
您说,咱们家这有天赋的人,到底是谁?”
“爹,我刚刚把《三字经》也看完了。
现在会背诵,也能认出上面的字。”陆承安马上说道。
陆老头:“……”这糟心的父子俩!
骗不过自己的陆老头很明白,他会让大房的季然去学堂,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陆正林。
他从多年前,觉得陆正林可能并不是科举料子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大儿子的未来。
学的时间太长,他家大儿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酸儒,还是那种没多大本事,养活自己都很难的童生。
可这么多年,疼自家大儿子的心,早就习惯了。
他能怎么办?
甚至就连当年的老道士,都是他花银子找来的。
这事,他谁也没说,准备直接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