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庄刘家的小子们却是好奇,在顾流风跟前打听两人。
因为他们在村里经常听到长柳村秀才公如何如何的消息,但见人的次数少,而且有闲话说秀才公以后肯定看不上这门亲事,今儿见了人,他们着实好奇。
顾流风看着徐钰魏景行的背影道:“两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别听外面人瞎说。”
刘家有小子不服气,“咋能是瞎说,你堂哥都看不上何浩,那徐钰可是要考状元的,等他考中状元,还能看得上咱们这土地方的人?”
懂事些的小子暗杵说话之人,哪有当着人面说人堂兄坏话的。
那孩子却不觉得自己有错,嘟囔道:“就是啊,我又没说错,要不然为什么何浩年初就走了。”还不是被顾家嫌弃······
顾流风好似没听到,淡淡道:“今儿是你表哥大喜的日子。”言外之意别没事儿找事儿!
等徐钰魏景行回来时,他们这桌尤其安静。
看着好些菜没咋动,徐钰道:“快吃,等会儿该散席了。”
魏景行看了看其他人,落座吃饭,一桌八个人,也就他和徐钰、顾流风大快朵颐吃了个尽兴。
傍晚,徐钰照常给菜园子浇水,嘴里念叨着快快长······听见前院说话声一惊,反应过来丢下木桶撒腿往前院冲。
第41章 第 41 章
一路奔波, 虽风尘仆仆,但徐茂眼神依然如炬,恭敬道:“万幸得温叔叔魏叔叔教导, 二弟才有这般良机,魏叔叔温叔叔当该受此大礼。”
温子书见他执意行大礼,颇是无奈, 摇头扶起人,道:“你呀, 阿钰这正经读书人都没你礼多,咱们两家,哪就要这般外道。”
说起三弟, 徐茂眼中溢出笑意,“三弟还小,日后······”
刚冲出甬道便听见这话,徐钰佯装不忿,嚷嚷道:“大哥,怎么你这刚回来就说我坏话啊!”说罢怀疑地看向大哥徐茂,颇有些怀疑是不是北上途中二哥背叛了他们两人的兄弟联盟!
不过,看到大哥疲态难掩,心疼地拉着人往屋里去, “才刚回来也不知道休息休息。”
看着徐钰絮絮叨叨, 反倒做大哥的徐茂笑而不语任由弟弟“摆布”, 温子书忍着笑意附和:“是呀, 离的近, 休息好再来也不迟, 哪就差这一时半会儿,就算年轻, 身体也不能这样折腾。”
魏景行晃悠悠从二进书房来前院正堂时,就看到徐·老妈子·钰又是泡茶又是端点心,就连桃子都帮忙削皮,这可真是······
“大哥你饿不饿?先吃点心垫垫,我去烧两菜,等魏叔叔回来大哥你陪着喝一杯。”
“要不先喝点水,吃点心容易饱,一会儿饭该吃不下了。”
“路上可好,二哥怎么样了?”
······徐钰手忙嘴更忙,徐茂愣是没插上一句话。
魏景行夺过徐钰递到徐茂面前的糕点,连个眼风都没给,颇有兴致地问道:“大哥,一路北上风景如何?”
见他好奇,徐茂也不藏着掖着,将一路风光细细说来。
此行他和二弟两人北上,过渭水至雍州,于灵武渡黄河,继续向北直至五原。
西北春风赛刀刃,刀劈山线分天,关里关外两重天。
传言一点都不假,四月的天气,西北的寒风吹得脸疼,广袤草原无尽沙漠,雄鹰翱翔驼铃悠悠,一路走过,* 见到了与梁州截然不同的景色。
“草原日出漠北夕阳最美,如果没有突厥犯边的话。”
五原郡往北就是燕山,突厥人聚居,是大魏人人皆知的边陲重镇,纷争不断,可谓是小战不断三年一乱。
徐盛选择在那里从军,可见其决心不止得军功挣饷银!
回想前世,边关虽小冲突不断,但从未有大规模战争,依徐盛武艺,暂时无性命之忧,魏景行懒散地靠在椅背上,向往道:“北地风光自是与关中不同。”
“很是不同,回来时,路过长安城,京师重地更是非同凡响······”徐茂说起在长安的见闻。
徐钰听得神往,就连魏景行都噤声。
温子书没打扰三人,自去灶房忙碌晚饭。
“······天子脚下,走卒屠夫农户匠人,个个都胆大的很,茶馆酒楼随处可见大家谈论朝堂政事,官差都不管的。”想到他离开长安之前听到的消息,徐茂担忧道:“听说朝廷要改制,要增加什么府,也不知会不会加税?”
要增设府城!
魏景行恍然,前世确实有在州城之下增设府,时间好像是今年底,召令到各地时恰巧是新年,来年不止有州城还有府城了。
徐钰却是茫然,“府,什么府?”
“好像是个衙门,上官就是刺史。”徐茂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