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辣椒制品加工厂的核心化验室里,空气凝固得如同铅块。几份标注着刺眼红圈的检测报告摊在冰冷的实验台上,像几块烧红的烙铁,灼烧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苯甲酸钠超标!黄曲霉毒素B1阳性!这些字眼如同淬毒的匕首,悬在整个大李村振兴事业的咽喉之上。
小武的脸色在惨白的灯光下显得异常冷峻,他拿起那份致命的报告,指尖感受着纸张边缘的锋利。目光扫过黄成、技术主管老李、以及闻讯赶来的安保负责人赵二虎。
“都听清楚了,”小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度,“这事,到此为止。除了现在在房间里的我们四个,绝不允许第五个人知道!一个字都不许泄露!尤其是陈记者和采风团那边,绝对不能惊动!明白吗?”
黄成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凝重:“明白!厂区这边,我亲自盯着,启动最高级别的保密程序。所有涉事样品立刻封存,转移至独立冷库,钥匙我亲自保管。所有接触过那批展示样品的员工名单,我马上整理出来,包括原料入库、分拣、包装、贴标、仓储、出库、转交陈雨桐的每一个环节,精确到分钟!”
“好!”小武转向技术主管老李,“李工,我需要你立刻做两件事:第一,对问题样品进行更精密的复检,确认毒素种类、含量和污染源特征。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他拿起那袋装着问题辣椒酱的样品袋,“仔细检查包装封口!任何细微的破损、二次封装痕迹、针孔,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异常,都给我找出来!这可能是唯一能证明被动过手脚的直接证据!”
老李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小武总放心,我亲自来做!就算用显微镜一寸寸扫,也要找出破绽!”
“二虎!”小武最后看向一脸怒容又带着后怕的赵二虎,“你的人,从现在起,给我盯死厂区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原料库、包装车间、成品库、冷库入口!所有监控录像,包括近一周的,全部拷贝出来,一份送到创客中心我办公室,一份你亲自保管!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查阅!另外,给我查!查最近一周,尤其是样品准备和转交陈雨桐那两天,所有进出厂区的异常车辆、陌生人!特别是晚上!”
“包在我身上!妈的,让老子抓住这王八蛋,非打断他的腿!”赵二虎咬牙切齿地低吼。
“记住!”小武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三人,“我们是抓老鼠,不是打草惊蛇!要快,要准,更要悄无声息!对手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更阴险!现在,行动!”
无形的网在“明武”厂区内外悄然撒开。表面平静的流水线依旧运转,工人们忙碌着,丝毫不知一场致命的危机正在身边潜伏。而在核心区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无声暗战已然打响。
小武回到创客中心自己的临时办公室,反锁上门。窗外的天空依旧阴沉,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他强迫自己坐下,摊开纸笔,试图梳理这团乱麻。
动机:谁最想摧毁“明武”品牌,破坏文化节,进而扼杀大李村的振兴?内部员工因不满(裁员、待遇)?与黄成有商业竞争的对手(邻县辣酱厂)?因土地流转、工厂占地等利益受损的村民?还是…祠堂事件幕后黑手的后续动作?
手段:精准投毒于特定样品,需要极其熟悉内部流程和时机。如何做到的?包装环节做手脚?仓储时调包?还是…在样品转交给陈雨桐之后,到她办公室存放的这段时间内?后者的可能性让小武心头一凛。
毒源:黄曲霉毒素B1!这不是随便能弄到的剧毒物质!来源是关键!是内部人员利用霉变原料私自提取?还是外部带入?如果是后者,来源渠道在哪里?
关联:祠堂“石兽泣血”的劳保鞋脚印,与这次投毒事件,是否同一伙人所为?如果是,目的何在?仅仅是为了制造混乱?还是有更深层的目标?
思路如蛛网般蔓延,每一个节点都指向深不可测的黑暗。小武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再是理念的冲突,而是赤裸裸的你死我活。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小武迅速收敛情绪,沉声道:“请进。”
进来的是陈雨桐。她脸色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显然,昨晚祠堂风波和今早厂区的紧张气氛,她都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小武,”她开门见山,语气带着关切,“厂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看周总脸色很差,二虎的人突然加强了巡逻警戒,连创客中心这边的安保都升级了。”
小武的心微微一沉。陈雨桐太敏锐了。瞒着她?风险巨大,一旦她在文化节上不知情地使用了问题样品,后果不堪设想。告诉她?她作为记者,职业道德要求她可能第一时间曝光,这同样会引爆灾难!而且,她父亲的关系……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让小武看到了一丝微光。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赌一把信任。他起身,走到门口确认走廊无人,然后反锁上门。转身,目光直视陈雨桐,眼神坦荡而凝重。
“雨桐,我需要你的帮助,但接下来你听到的一切,在事情解决之前,必须绝对保密。这关系到整个大李村的生死存亡。”
陈雨桐的神情瞬间严肃起来,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超她的想象。她郑重地点点头:“我以职业信誉保证,在你允许之前,绝不泄露半个字。”
小武不再犹豫,将“明武”样品检测出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1、以及此事极可能是针对文化节的恶意投毒事件,简明扼要地告诉了陈雨桐。
陈雨桐听完,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晃了晃,扶住桌角才站稳。“黄曲霉毒素B1?有人…投毒?在…在给我的样品里?”她难以置信地重复着,巨大的震惊和后怕让她声音发颤,“这…这是要毁了所有人!为什么?!”
“原因还在查。”小武沉声道,“当务之急,是找到证据,锁定真凶,在文化节前排除这颗炸弹。雨桐,我需要你回想几个关键点:第一,那批展示样品,从黄成交给你,到你存放在创客中心的临时样品室,这期间,有没有离开过你的视线?有没有经过他人之手?存放的样品室,钥匙除了你,还有谁有?第二,样品在你存放期间,有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比如包装破损、封条松动、或者…有人异常接近过样品室?”
陈雨桐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闭目凝神,仔细回忆:“样品是前天下午,黄总亲自送到我创客中心办公室的。当时是用一个内部专用的、带封条的保温箱装着的。他交给我后,我当面检查了封条完好,然后直接拎到了隔壁的临时样品室——那房间是张村长特批给我们存放重要物资的,只有我和负责后勤的小王有钥匙。我放进去的时候,里面除了我们采风团的一些器材,没有别人。锁门后,钥匙一直在我身上。”
她顿了顿,眉头紧锁:“存放期间…昨天一整天我都在外面跟艺术家们跑素材,晚上回来很晚,没去看过。直到今天早上,我准备整理样品时,才打开门…然后周总就打电话说有急事,把样品连同保温箱一起紧急要走了…现在想来,他当时的神情确实很不对!”
“小王?”小武眼神一凝。小王是村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后生,高中毕业,手脚勤快,被张建国安排在创客中心做后勤保障。
“小王人很老实,应该不会…”陈雨桐下意识地为小王辩解,但随即意识到此刻任何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钥匙管理没问题,存放期间你不在场,样品室有其他人钥匙…”小武沉吟着,这条线暂时没有明显破绽,但也无法排除。“雨桐,还有一件事,”他看向她,带着一丝恳切,“我知道这很为难…但你父亲…陈教授…他是省疾控中心的资深专家,在食品安全、毒素分析领域是权威。这份报告和样品…我们内部的技术力量有限,能否…能否请你父亲秘密地帮我们做一次更权威、更深入的分析?特别是毒素的来源特征分析?这可能是锁定真凶的关键!”
提到父亲,陈雨桐的眼神瞬间复杂起来。她与小武在一起,父亲一直强烈反对,认为女儿应该留在省城发展,不该跟着一个“瞎折腾”的农村青年。父女关系因此十分紧张,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说过话了。此刻要求助父亲,无疑是在触碰她最深的芥蒂。
她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内心剧烈挣扎。一边是职业责任和巨大危机下的公义,一边是难以弥合的私人情感裂痕。
小武理解她的难处,低声道:“雨桐,我知道这很让你为难。如果不行,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不。”陈雨桐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打!这不是为了私情,是为了真相,为了不让无辜者受害,为了大李村几千人的希望!我这就给我爸打电话!”她拿出手机,走到窗边,深吸几口气,才拨通了那个久未联系的号码。电话接通后,她的声音努力保持着平静和专业,但微微的颤抖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小武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和深深的歉意。
调查在两条线上紧锣密鼓地推进,却如同陷入泥沼,进展缓慢,令人窒息。
厂区内部:
黄成提供的名单上,所有接触过展示样品的员工(共17人)都接受了秘密问询。问询由黄成亲自进行,小武在监控室同步观察。这些员工大多表现正常,困惑、紧张,但看不出明显破绽。只有包装车间一个叫刘三的临时工,眼神有些闪烁,回答问题支支吾吾,但当黄成追问细节时,他又能自圆其说,暂时找不到实质性证据。
技术主管老李带着放大镜和强光灯,连续几个小时趴在实验台上,对问题样品的包装袋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检查。汗水浸透了他的白大褂。终于,在一个辣椒酱玻璃瓶的金属旋盖内侧边缘,他发现了一处极其细微、几乎肉眼难辨的、类似针尖扎入又拔出留下的微小变形和几乎看不见的残留物!他立刻提取了残留物样本,并拍摄了高倍显微照片。这几乎可以确认,毒素是通过注射方式注入瓶内的!
赵二虎带人调阅了近一周厂区所有的监控录像。海量的画面看得人头晕眼花。大部分区域监控正常,但在成品库通往外部通道的一个关键摄像头,在样品出库前一天的深夜,画面出现了持续约15分钟的雪花屏!值班记录显示,当晚该区域并未报修电路故障!这15分钟的空白,成了致命的盲区!
外部线索:
赵二虎派出的手下走访了镇上和邻县多家五金店、建材店,询问朱红磁漆的销售情况。大部分店主表示记不清了。只有镇西头一家偏僻小店的老店主回忆,几天前有个戴鸭舌帽和口罩的男人买过一小罐朱红磁漆,付的现金,看不清脸。劳保鞋的排查更是如同大海捞针,村里穿这种鞋的人太多,39-40码的也不少,且很多人鞋子随意摆放,根本无法精确锁定。
雨桐父亲陈教授的电话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父女通话时气氛冰冷僵硬,但陈教授在听到剧毒物质和黄曲霉毒素B1后,职业本能瞬间压倒了一切。
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要求陈雨桐立刻将封存的问题样品和检测报告,通过绝对可靠的保密渠道(他指定了一个在县里卫生系统工作的学生接收)连夜送往省疾控中心他的专属实验室。他承诺亲自进行最顶级的质谱分析和毒素溯源分析,最快48小时内给出权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