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窈月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样不礼貌。”
小皇孙:“……”
陆珂哼了一声:“你看,小满都懂。”
小皇孙又哼了一声:“小满,你不这么叫,会露馅。”
原窈月犹豫了,她抿了抿唇,小声地叫了一声:“笨、笨蛋。”
小皇孙满意了:“这就对了。”
江小鹤还没搞清楚状况,陆珂又向他解释了一番,只是她隐去了许多朝堂内外的事情,只告诉江小鹤,他认识的那个小满妹妹有危险,所以才会冒名顶替藏在原家,请江小鹤保护好小皇孙和现在的小满妹妹。
江小鹤用力点头:“老师你放心,我会保护好两个小满妹妹的。”
陆珂抬头去摸江小鹤的头,手快碰到了,又放了下来。
现在的江小鹤已经是个小大人了,不再适合这种小孩子的安抚方式。
安顿好一切之后,陆珂抬头看着天空,忽然发觉回京城也不错。
她现在已经不怕陆夫人了,已经放下了曾经恐怖的心理阴影。
璎柠也和柏世安复婚了。
江小鹤和小皇孙都来运司了。
大家又能一起工作了。
好似,还不错。
如果魏英也能翻案就完美了。
转眼深秋,树叶枯黄。
有了许多人的协助,运司运转一切顺利。
陈炎也从江南考察回来了,陆珂主导在江南海边建了一个巨大的养殖场,养鱼,养虾,养鲍鱼,养海带。
自然成长的鲍鱼一般需要三年左右,而经过陆珂改进的方法,人工养殖的鲍鱼,一年左右就能成熟。
时值九月,第一批鲍鱼苗投了进入。
鲍鱼在这个时代的珍贵程度和银耳,燕窝一样,产量低,价格昂贵。
如果试验场能成功,就可以将方法推广开来,江南那边的经济就能更上一层楼。
而在岭南旁边的两广地区,是天然适合种植银耳的好地方。
大梁本身是有人工种植银耳的,一般采用的是椴木种植法,费时间,辛苦,而且产量低。
陆珂在晖阳的时候,用木屑稻谷壳米糠麸皮混合作为培养基,进行银耳培植,只不过晖阳那地方气候不适合银耳生长,产能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银耳一般两个月左右就能成熟。
陆珂刚刚上任运司,被皇帝寄予厚望,正是所有人都盯着的时候,急需功劳稳定地位。
而相对于,猪牛羊的生产周期,品种的改良,海产养殖的所耗费的长时间,两个月就能成熟,价值昂贵的银耳是最适合的。
于是,陆珂将京城中的事物大多交给运司的官员,江小鹤和小皇孙后,和原晔亲自带人到两广地区,组织群众开始建立银耳生产坊,大批量地生产银耳。
两广地区因为地理气候的原因,相对于江南和北方多地,更为贫穷。当地知府得知陆珂是过来带领百姓致富的,更是全力支持。
毕竟,银耳养殖是陆珂牵头的,失败了,错在陆珂,成功了,功劳可是大家的。
而他这个知府,就能凭借功劳升迁,离开两广这个穷乡僻壤了。
四十天后,大批银耳长了出来。
陆珂组织当地村民进行采摘,去除根部,清洗,晒干,然后通过朝廷的渠道,进入各大商铺进行售卖。
甚至许多银耳还翻了两倍的价格售往了周边国家。
眼看哗啦啦的税银入账,当地知府喜笑颜开,上奏将陆珂和运司狠狠地夸奖了一番。
皇上龙心大悦,特下旨嘉奖,并叮嘱陆珂再接再厉,让当地知府继续阻止扩大生产,一定要让两广成为和江南一样的富庶之地。
皇帝看着两广地区的奏折,喜不自胜:“这还只是在三个县城的试点,这要是推广到两广全境,那两广的经济可就再也不用朕操心了。”
皇帝看向下面站着的三皇子和小皇孙:“你们说说,这个陆珂可真是个人才。王怔忡那个人,以前一门心思地想调回京城。现在看到了两广经济起飞的苗头,这次立了功,居然没上奏请求回京。这个老小子!精得很。”
三皇子皮笑肉不笑:“是啊,陆大人学识渊博,能力出众,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三皇子年岁大,稳重,小皇孙才十岁,不必稳重,甚至越不稳重,皇帝越放心。
他上前,撒娇道:“皇爷爷,那我呢?我也帮了陆大人很多忙。我带着很多大人去新建养猪场,给百姓一个一个的普及养猪知识,还协助陆大人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的小猪。
陆大人说这一批非常不错,以后只要持续稳定的改进,过个五六年,这批猪的后代绝对是肉质紧实鲜美,块大,能生。”
皇帝笑得脸都开了:“好好好,你也是皇爷爷的好孙子。是皇爷爷的宝贝。”
小皇孙:“皇爷爷,你赏了陆大人那么多东西,也要赏我。”
皇帝:“你说,你要什么?”
小皇孙:“我要……皇爷爷按时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