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样啊。”陈庆之点点头,问道:“你之前跟本帅复命了吗?”
“未曾。”任元摇摇头。他把队伍带到大营外,就调头离去了,都没跟陈庆之打照面,自然也没有交令复命。
“没有复命,你就还是在任务中,自然有权相机行事。”陈庆之摆摆手道:“人救回来了吗?”
“救回来了。”
“造成什么损失了吗?”
“毫发无伤。”
“那就有功无过。”陈庆之笑着将任元的腰牌往桌上一丢道:“不过确实得给你换一块腰牌了。”
说着正色道:“任元听旨。”
“为臣恭听圣训。”任元赶紧正色道。
“门下:朕闻天命在德,神器匪私。勾陈司副卫主任元,禀刚毅之资,怀忠勇之节。前使追玺,蹈危履险,奋不顾身,终克复重器,归我太室。虽魑魅魍魉竞谋,终莫夺天眷之在梁。”
“殊功既著,宜加旌赏。可擢为第七班帐内都督,领游军主事,仍隶武威将军陈庆之麾下。其部曲有功者,着中书量功叙录,宜加厚待,以励来者。”
“夫以璧抵鹊,非壮士弗为;持玺卫鼎,唯贞臣可托。往钦哉!”陈庆之念完之后,将圣旨递给他,笑眯眯道:“恭喜任军主了。”
“恭喜军主!”帐内其余人等也纷纷道贺不迭。
“皇上这回可真是难得大方!”公孙录笑道:“直接把阿元从外五班提拔到了内七班,连升九级啊!”
“一步登天了属于是!”众人也纷纷称羡道。
“呵呵……”任元也不由一阵傻乐,也被这份巨大的提升震撼到了。
放在别的朝代,从一个六品的副卫主,提升为五品的帐内都督,最多算是官升一两级,绝对不会有大梁这种判若云泥的震撼。
原因是大梁开国时,虽然也沿袭前朝,定九品官职。但从天监七年开始,萧衍又推行了一套新的级别制度,将在朝官分为了十八班,以班多者为尊,以班少为卑。
所以现在大梁的官员级别属于双轨制,既有班又有品,但品级只用来决定发多少俸禄,更重要的政治地位,完全由班次决定。
所以经常出现三品官因为班次少,位居班次更多的五品官之下的情况。因此时间一久,大家便只看官班,不再看官品了。
其实只要在班内,哪怕一班官,都算很有地位了。因为还有地位更低的外七班。像任元原先就是外五班,得再爬两级才能看到内班官的尾巴。
而从班外到班内之间的鸿沟,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跨越。因为班内几乎是士族专属,很少有庶族跻身其间。
也只有皇帝才能打破这层壁垒,给士族的自留地掺点沙子。
哪怕萧衍已经很注意提拔庶族了,像朱异陈庆之这样的寒族高官,依然属于极少数。
现在,皇帝又把任元提拔进了班内,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
在其他人看来,这也是皇帝要重用庶族的信号,自然也倍感振奋,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