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也在查看海外的期刊资料,但是没有一点收获.谁会把那种技术难点发表在期刊上呢?”
吴炎虽然接过了李野的期刊,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虽然一分厂仿制的发动机是十年前的技术,但是以三菱、大众等公司的尿性,就是二十年前的技术,他们也会列为严禁泄露的高端机密,就是为了防止像内地这样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超越他们。
李野笑了笑道:“老吴,你可不是容易气馁的人,再坚持一下,只要我们有所突破,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么在接下来跟海外技术服务公司谈判的过程中,也可以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如果咱们一点研发能力都没有,人家会把我们当猪宰的.”
“我知道我知道,你放心,我拼了这条命,也得给咱们争口气.”
吴炎和老解当然知道李野说的这个道理,因为自从他们仿制成功五十铃发动机之后,三菱就把他们的发动机供货价一降再降,
而如果一分厂没有五十铃发动机的制造能力,那么三菱的供货价肯定是一涨再涨。
“行了,你们也不要把海外的技术想的太神秘,大家都是人,千万别把自己看扁了,也别听那些被洗了脑的人胡说八道我走了,好好干,咱们有的是时间,还不差钱,急什么?”
李野拍了拍吴炎的肩膀,就洒脱的走了。
吴炎朝着李野的背影挥了挥手,算是感谢他对自己的信任。
其实李野对技术部门的支持,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更多的是“自信”的培养。
就像现在好多人说的,日笨的发动机是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装配,咱们八辈子都追不上。
后来李野专门给他们“辟谣”,戳破了这个被过度神话的传言。
日系车发动机确实采用了低温组装技术,但也只有少数关键部件,如活塞、凸轮和凸轮轴等,会采用低温组装,其余的根本没那回事儿。
而且低温组装更并不是日系车独有的技术,德系的大众、奔驰、宝马,美系的福特、通用,这些汽车制造商都有自己的冷装工艺。
因此将日系车发动机的质量稳定性完全归功于低温组装是有些片面的。
真正能够让发动机质量提高的关键,其实还是人。
李野为什么不计成本的让吴炎等人实验?
因为自己通过实验摸索掌握的技术,跟直接照着图纸学会的技术不是一回事儿。
这就跟一道题一样,你自己冥思苦想解出来了,那么在这个解题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多平时所不能接触到的思路。
而当一个技术团队,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攻克一个困难项目之后,他们的技术和信心,都会上升一个台阶。
反之如果他们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研究到有点眉目了,结果上面因为“造不如买”而中断项目研究,甚至严厉处罚相关的研究人员,那么会有什么结果?
大家的努力付之东流不说,可能团队都散了,心气儿也没了,勇敢创新积极进取的小伙儿,终究会变成躺平混日子的咸鱼。
所以现在李野认为,一分厂应该在借鉴部分海外技术的基础上,还是要培养属于自己的自信心和自主研发精神。
等到一分厂的这些人,都不再盲目的崇拜海外的先进技术,都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一系列新技术的研发的时候,李野不惜重金砸出来的技术团队,才真正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