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大喜不已,谓众人说道:“诸君所见皆有道理,我今兵将虽不及并军精锐,但却比并军众多。故多出兵马则能弱张虞之力,有利我军击破张虞。”
“明公~”
见袁绍二者并用,田丰刚想着急说话,便被袁绍所打断。
“今计策已定,诸卿不必多言。”
袁绍神情严肃,说道:“友若为我出使公孙,令他与蹋顿起兵,南北共取幽州。”
“遵命!”
“颜良、张郃何在?”
“末将在!”
二将从席上起身,向袁绍拱手。
袁绍吩咐说道:“今以颜良为主将,张郃为副将,辛评为军师,率兵先征张燕。”
“明公!”
沮授劝道:“恐张虞会遣援兵,而颜将军虽说骁勇,但恐敌众于我军,颜将军不敌并军,故明公需三思人选!”
袁绍蹙眉而思,说道:“儁乂尚机变,今可由公选伐张燕,而由儁乂领兵阻援。而若张虞兵众,我当另遣兵马为援。”
相比降将张郃,袁绍更偏爱一开始便追随他的颜良,即便颜良性情急躁,好勇而寡谋,今袁绍亦愿以颜良为帅。然袁绍考虑沮授的建议,及张虞治下骁勇的并军,还是让张郃出任副将,辅佐颜良。
“遵命!”
颜良不满看了眼沮授,便与张郃、辛评二人拱手领命。
“传令于淳于琼,邺城为并军出冀州之门户,务必固守邺城。”袁绍传令道。
“诺!”
“禀明公,义请战!”
麴义趋步而出列,沉声说道:“仆久居凉州,深晓胡羌之斗,今帐下兵马骁勇,更精车阵之妙,愿独领一军,或为大军先锋,为明公破敌。”
麴义虽依旧自恃功绩,但今无独破公孙瓒功绩,倒是不敢嚣张跋扈。而袁绍为了对付张虞,便一直容忍麴义,希望能像击败公孙瓒般,用麴义击败张虞。
见麴义求战心切,袁绍不恼反喜,说道:“昔界桥搴旗拔垒,先登制破公孙,故公节所率兵马为我之依仗。而今将与张虞交手,而我有大用公节之时。”
说着,袁绍环顾众人,沉声说道:“令青州刺史袁谭率兵前来,与我大军汇合。而我军以沮授为督军,逢纪为护军,许攸、田丰、审配为谋士,麴义、文丑、韩猛、高览为大将,骑卒一万五千人,步卒八万五千人,共起甲士十万。”
“责令各部兵马集结,随时等候出征军令!”
堂内众文武或有不同之见,但今见袁绍点兵出征,皆肃然齐声而应。
见袁绍令袁谭随行出征,逢纪不动声色,说道:“明公以三子各事一州,欲观三子才能。而今公子尚才干不弱诸君,且常年服侍明公,故不如令公子尚随军,与观其才干兵略。”
公子尚即袁绍少子袁尚,因袁尚貌美出众,年少聪慧,便深得袁绍喜爱,并有意立为世子,仅是袁绍少有向外表露。逢纪、审配二人因与袁谭不和,故暗中投靠袁尚。
而今袁绍出征张虞,关乎袁绍一统天下之关键,如袁谭在其中如能立功建业,众人必以袁谭为世子。二人不愿见袁谭得意,故今自然要让袁尚随军,以便力推袁尚为上位。
袁绍有所意动,笑道:“尚儿多聪慧,多有类我。今可随军参议,以观显甫才略!”
“诺!”
许攸作揖说道:“今时出兵为据大义,明公需作檄文,尽数张虞恶行,发至天下州郡,如此则能名正而言顺!”
“好!”
袁绍看向陈琳,说道:“孔璋,劳君为我冀州撰写檄文,尽数张虞恶行,发往天下州郡。”
“遵命!”
陈琳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