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他郑重地将这柄布满裂纹却沉重异常的“孤鸿剑”拿起。入手沉重,远胜他自制的骨木剑胚数倍,但剑身的平衡感却妙到巅毫。他尝试着将一丝化罡境的“惊鸿”内力注入剑身。
嗤!
剑身裂纹中瞬间亮起一道细若发丝、却凝练无比的淡青色寒芒!剑尖处,罡气吞吐,寒意刺骨,竟比他用骨木剑胚催发的寒罡更加凝聚、更加锋锐!虽然剑身裂纹依旧,仿佛限制了它真正的威力,但其锋芒,已远非骨木剑胚可比!
“好剑!”冷鹰眼中精光一闪。此剑虽残,却正合他“孤鹰”之名!他将自制的骨木剑胚小心收起(作为备用和纪念),将“孤鸿剑”郑重地系在腰间兽皮带上。
接着,他的目光落在骸骨的怀中。那里,似乎藏着东西。
他再次躬身行礼,然后极其小心地探手,从骸骨交叠的臂骨下方,取出两样物品。
一卷触手坚韧、带着奇特韧性的暗褐色兽皮。
一本薄薄的、以某种不知名丝线装订的纸质册子。
冷鹰首先展开那卷兽皮。上面绘制着精细的地图!地图中心区域标注着“栖霞岭”,清晰地画出了断魂崖的位置,以及一条蜿蜒曲折、极其隐秘的、通往崖顶的路径,旁边标注着三个小字:“隐龙径”。地图还延伸出去,标注了栖霞岭附近的山川河流、城镇位置,其中“金陵”二字清晰可见!地图边缘还有一些奇特的符号标记,冷鹰暂时不明其意,但牢牢记住。
这是离开这绝地的希望!冷鹰握着地图的手微微用力。
他压下激动,翻开那本薄册。册子纸张泛黄,字迹是熟悉的、属于孤鸿客的凌厉风格。开篇并非武功秘籍,而是一些零散的随笔:
***《惊鸿掠影诀》后期心得:**提及“惊鸿”内力至寒至速的特性可进一步淬炼双目,有望成就“洞虚之瞳”(鹰之瞳的更高境界);“掠影”身法练至化境,可短距御风,踏雪无痕;“孤鹰十三击”重意不重形,需在杀戮中磨砺真意,十三击并非终点,可演化无穷。
***江湖见闻:**“大胤承平日久,内里已朽。天威府鹰犬日盛,钳制江湖,然力有不逮。幽冥教隐于九地,其志不小,所图甚大,异族或有勾连…惜乎,吾倦矣。”
***“隐龙径”详解:**详细描述了那条隐秘出崖路径的各个险要节点、可利用的地形、以及最重要的——对轻功境界的最低要求:“掠影需达‘踏虚’之境,可借力纵跃如登天梯,方有七成把握。”旁边还画着“登霄诀”的简单图谱和运气法门。
幽冥教!异族勾连!孤鸿客果然也注意到了这个组织!冷鹰眼中寒芒暴涨,忠伯临终的“幽冥”二字如同鬼火在心底燃烧。这印证了他的猜测,也指明了复仇的方向!
最后几页,则是一些关于如何在野外辨识方向、寻找水源、处理伤势的实用技巧,以及对一些罕见毒物、草药的简单描述,显然是孤鸿客行走江湖的经验之谈,对此刻的冷鹰极为有用。
合上册子,冷鹰久久不语。手中这两样东西,地图是脱困的钥匙,笔记是前行的指引和宝贵的经验。孤鸿客的遗泽,如同黑暗中的星火,为他照亮了前路。
他再次对着孤鸿客的遗骸深深一躬,将兽皮地图和笔记册子小心贴身收好。
离开的准备,刻不容缓!
**目标:**
1.**墨羽训练:**墨羽是天空的眼睛,必须强化其高空侦察、远距离锁定目标(尤其是人形目标)、以及传递信息的能力。冷鹰开始利用兽皮制作小型的、密封的竹筒,训练墨羽抓取和投递。
2.**物资储备:**鞣制裂山熊皮,制作更保暖、耐磨的衣物和斗篷;搓制坚韧的树皮绳索;大量熏制熊肉,制作耐储存的肉脯;收集晒干的止血、化瘀、解毒草药。
3.**功法巩固与突破:**首要任务是稳固化罡境修为,加速左臂伤势恢复(玉佩配合内力)。全力精研“掠影身法”,尤其是“登霄诀”!这是离开“隐龙径”的关键!同时继续参悟“孤鹰十三击”真意,适应“孤鸿剑”的重量与特性。
4.**身份转变:**“凌云”已死。他走到寒潭边,借着水面倒影,看着里面那个面容冷峻如岩石、眼神锐利如鹰隼、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寒意的青年。他抚摸着腰间布满裂纹却蕴含恐怖锋芒的孤鸿剑,又抬头看向正在高空盘旋、神骏非凡的墨羽。
“从今往后,世间再无凌云。”冰冷的声音在寒潭边回荡,带着斩断过往的决绝。
“唯有冷鹰。”
崖底的风,卷起枯叶,掠过寒潭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倒映着孤高的人影与翱翔的黑鹰。
断魂五年,孤鸿遗泽。
前路虽险,星火已燃。
复仇的孤鹰,即将挣脱樊笼,携着墨羽的惊鸿之影,扑向那血色弥漫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