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京州,特派员办公室。
窗外天色湛蓝,阳光透过玻璃,落在穆辰平静无波的脸上。
骆山河坐在他对面,手中捧着一杯清茶,热气袅袅,却驱不散眉宇间残留的疲惫与凝重。
“齐江这一仗,打得惨烈,但也算初步见了成效。”
骆山河放下茶杯,声音沉稳的说道:
“该关的关了,该罚的罚了,该整改的也立了军令状。辐射钢材的危机解除,老百姓的饭碗,暂时也端住了。”
“也算是一场胜利吧。”
“咱们终归,还是赢了。”
穆辰微微颔首,目光投向窗外辽阔的天空,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那座饱经风霜的城市。
“只是代价不小。”
穆晨的声音平淡,却字字千钧。
“廖宇正、李子平,作为齐江市委的领导干部,在这次事情上,难辞其咎。”
骆山河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是啊,他们发展经济的初心不假,但监管失察,酿成如此大祸,险些遗毒万年。这个责任,他们必须承担。”
“也必须他们来承担!”
“调离吧。”穆辰收回目光,语气不容置疑,“廖宇正,调任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保留正厅级待遇。”
“李子平,调省供销社担任书记、主任。”
这两个位置,明升暗降,实权大减,是一种体面却严厉的惩戒。
骆山河对此并无异议。
这已是最好的安排,既体现了组织的惩戒,也留了一丝余地。
“那齐江的班子……”
“郑寒江,是个人才,有魄力,有专业,也有心做事。”
“但火候还欠些,锋芒太露,韧性不足。”
“让他在副市长位置上再磨砺两年,把齐江的环保彻底抓出个样子来,届时,再考虑提拔。”
穆辰对郑寒江的评价,一针见血。
“刘耕野呢?这次他最后关头,也算幡然醒悟,立了功。”
骆山河继续问道。
“功过不相抵。”穆辰语气淡然,“保留常务副市长职位,组织内严重警告处分一次,让他配合好新班长,戴罪立功。”
骆山河记下,又问道:“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人选……”
“让省委组织部去考察,提方案。”穆辰一锤定音,“原则就一条,要懂经济,更要懂环保,要有底线思维,不能再搞牺牲环境换经济发展那一套!人选确定前,报我这里过目。”
“明白。”骆山河郑重应下。
“老骆,”穆辰看向他,“齐江的摊子,还没完全收拾利索,环保非一日之功,反弹的可能性很大。”
“你还得再辛苦一段时间,督导组暂时不撤,驻守齐江,直到新的班子彻底理顺,环保工作真正走上正轨。”
“好。”骆山河没有任何犹豫,“我会盯到底。”
一切安排妥当,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阳光偏移,拉长了窗格的影子。
齐江的风暴,似乎暂时告一段落。
但所有人都知道,伤疤犹在,警钟长鸣!若是再出问题,省委绝不会轻饶!
————
数日后,汉东省委的决定,以文件形式下达齐江。
市委会议室里,气氛沉重却平静。
廖宇正拿着那份关于自己调任的通知,手指摩挲着纸张边缘,久久无言。
最终,他抬起头,看向组织部的同志,声音沙哑却平静:“我服从组织安排。感谢组织还能给我一个继续工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