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江市委会议室的灯,亮了一夜。
天蒙蒙亮时,一份经过激烈讨论、反复斟酌的《齐江市重点污染企业分类处置方案》终于定型。
打印出来的文件还带着机器的余温,被迅速装订、盖章,由机要通道火速下发至各相关单位、企业。
市委大楼前,一辆辆公务车呼啸而出,分赴各区县。
车上坐着的,是由环保、市局、税务、安监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
他们的口袋里,揣着那份刚刚出炉、墨迹未干的方案,以及一份长长的名单。
雷霆行动,开始了!
————
齐江市的这个清晨,注定不平静。
刺耳的警笛声划破城市上空铅灰色的宁静。
一家家被列入“坚决关停”名单的化工厂外,拉起了警戒线。
穿着不同制服的执法人员面色冷峻,进出厂区,贴封条的贴封条,查账的查账,控制负责人的控制负责人。
“凭什么关我的厂子?!”
一个秃顶的老板试图挣扎,脸红脖子粗地吼叫着,却被两名干警死死按住。
“凭你往七家岭溶洞里偷埋了三年高危废料!凭你环评报告全是造假!”
带队的环保局干部冷冷地将一份文件拍在他眼前,上面白纸黑字,还有他昨晚亲手写下的“自白书”复印件。
秃顶老板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瞬间瘫软下去,面如死灰。
类似的场景,在齐江多个角落同时上演。
雷霆万钧,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而另一些被列入“限期整改”名单的企业,则收到了措辞严厉的《整改通知书》,上面明确列出了整改标准、验收时间和巨额罚单。
整改通过,方可生产;逾期未改,后果同前。
恐慌在蔓延,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清醒。
自己犯下的错,终究要自己扛。
省委和市委,这次是动了真格!
————
与此同时,齐江湿地大酒店项目现场。
往日轰鸣的施工机械已经沉寂下来。
郑寒江、刘耕野,以及太乐集团的代表,站在那片已经初具规模、却又显得格外刺眼的建筑群前。
气氛一度十分僵持。
太乐集团的代表态度强硬,反复强调巨额投资损失和国际影响。
刘耕野据理力争,将那份记录了对方在用地、环评等方面违规操作的调查报告拍在桌上,寸步不让。
“拆,是底线!赔偿,可以谈!但责任,必须理清!”
双方唇枪舌剑,谈判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郑寒江走上前。
他没有看太乐集团的代表,而是指着那片与周围湿地景观格格不入的钢筋混凝土,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绿色的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酒店,未必一定要全部拆掉。”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连刘耕野都诧异地看向他。
郑寒江继续道:“我们可以请顶尖的设计团队重新规划,保留部分已建成的主体建筑,但必须大幅度缩减规模,拆除所有侵占湿地的部分!”
“同时,投入资金进行生态修复,让酒店本身成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破坏者!”
“发展生态旅游,同样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是长久的、健康的效益!”
太乐集团的代表面面相觑,脸上的怒容渐渐被思索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