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王的名声,朕在齐国也是常有听闻,今日见了,远胜传闻,好一个潇潇洒洒的美少年。齐帝客气的夸赞道。
陛下谬赞了,传闻都有托大之嫌,外臣资质平平,难登大雅之堂,承蒙陛下不弃,愿召见外臣。李康谦虚的回道。
彭城王谦逊了。齐帝又道,楚皇有你这样的继承人,楚国重回兴盛,指日可待。
不过,让朕没有想到的是,朕的千秋圣诞,楚皇竞让杀害朕皇子的凶手为使。齐帝说着说着,脸色便阴沉了下去,似乎对楚国的安排有所不满。
九皇子之死,陛下痛失爱子,外臣也感到万分愧疚,然战争之期,只有敌我与生死,所以外臣也想为萧将军说一句公道话,作为一名军人,她的所做并没有差错,当然,站在陛下的立场上,她是杀害您儿子的凶手,丧子之痛,唯有人父人母可感受,陛下生气,也是应该的。李康说道,今日副同外臣入齐,陛下若要惩治,就请连外臣一块惩治。
李康的身份特殊,又作为楚国的使者,齐国自诩礼仪大国,齐帝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惩治使者。
罢了,两国交战,有所伤亡也再所难免。齐帝挥了挥手,朕在寿诞之际,也不愿见血光。他虽松了口,却并没有让人将萧怀玉释放。
陛下仁德,外臣代萧怀玉,叩谢陛下天恩。李康再次跪伏道,为贺陛下寿诞,除楚国备礼之外,臣还为陛下另备了一份礼。
哦?齐帝顿时来了兴趣。
李康拍了拍手,随行的宦官被放入殿中,李康从他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
齐帝身侧的宦官走下台阶,将木盒转呈皇帝,并提前打开检查,确认安全后,才献于齐帝跟前,陛下。
盒中装着一个圆润并发着荧光的珠子,齐帝拿起端详了一番,明月珠?
为贺陛下寿,特献宝珠,此珠之光与天地共长,如陛下之光辉,光耀万年,天地同泽。李康向齐帝贺寿道,愿陛下,千秋万岁。
对于君王而已,李康的话,十分入耳,得其心,齐帝开怀大笑,诸国使节,唯有楚国彭城王最有心。
他向身侧的宦官使了使眼色,宦官意会后出殿撤走了捉拿萧怀玉禁军。
楚使的举动引起了殿内老臣的议论,这位彭城王气度不凡,若真的执掌楚国,恐成劲敌。
若楚皇真要立他为储,何须等到现在还不曾有旨意呢。齐国五皇子阳王宋珙说道,齐国真正的隐患,是外面那位才对。
朕还想见一见,你们楚国军中那位惊世奇才。齐帝又道。
萧怀玉得齐帝传唤,缓缓踏入殿内,让齐帝意外的是,这个刚刚打响名声的后起之秀,并不像其他将领那般粗犷,身高体型也算不上极其出众。
但久经沙场的那种杀伐之气,却在她身上十分明显,这让齐帝有些错愕,宛如看到了刚刚被他夺权的兄长。
明明眼前的小将,不过弱冠之年,参军也不过三载,可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浑然不弱于老将。
齐帝眉头暗皱,他深知眼前这个人,如果放任成长,将来必成齐国的大患。
外臣萧怀玉,见过陛下。萧怀玉入殿行礼道。
这几年,九州战火不断,萧将军的名声,可是显赫的很。齐帝摸着胡须道。
天时地利人和,此乃战争胜负的关键,鄙臣些许是沾了气运,侥幸赢得了几场战争,齐国是上国,不敢班门弄斧。在李康的提前教导之下,萧怀玉的回话也逐渐圆滑起来。
气运?齐帝笑了笑,我齐国何时也有将军这般气运就好了。
永嘉王。齐帝又看向长子。
喏。宋瑞走上前,楚使请随我来,齐国已为诸使备好邸舍。
多谢陛下。
待楚国使者走后,齐帝沉下了脸色,诸卿觉得,楚使,如何?
陛下,这位彭城王的谈吐与气魄,非寻常人可比,齐国不得不提防。
齐国宗室,并非同心而向。宋珙站出来说道,楚国皇帝,非嫡长而用非人之手段登位,楚国朝中争斗不断,就连皇子也牵连其中,三个皇子,两死一疯,如今只剩彭城王,而楚皇却并没有立储之意,这是否说明,楚国百姓所拥戴的,并不是楚皇所满意与认定的。
比起彭城王,这位横空出世的萧姓小将军,才是齐国日后的大患。宋珙又道,当年楚国靠着薛简一人,称雄齐楚燕,此子的骁勇,不输当年的薛简吧。
众人议论过后纷纷点头,如此年纪,就有这般功绩,日后必会成为齐国一统的阻碍。
齐帝盘坐在御座上,楚国有这等奇才,难道我齐国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