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们纷纷议论,士兵们也都在交头接耳,这一路上都有尸首,这些士卒,正是林万晟派出去的。
传出的消息是死于南中之手,可是这里并没有南中的士卒尸体。
将士们疑惑,但无人解答,最终李康下令将这些尸首掩埋,让其入土为安。
军队继续向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南中
东侧山林中的动静引起了南中的警觉,南中王奎升得知楚军向南中进军,急得在都城内召集群臣商讨,同时命各城守将纷纷闭城。
李康率军抵达南中境内,选择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下令安营扎寨,统计军中人数。
整整一天跋涉,军中将士仍有因无法适应,而死于途中者。
李康看着名册,比起传闻中过半的死亡人数,此次行军折损,只有半成,尚在接受范围之内。
待战争结束后,添进阵亡名册中,一同上报朝廷。
喏。
报,南中王遣使入营,求见大王。
南中此时派使者来,定然是想要求和。有武将说道,王,我们已进入南中地界,绝不能接受他们的求和。
寡人何时说过要求和?李康冷下脸道。
就在李康穿戴好衣冠前往中军大帐接见南中使者时,突然感到一阵不适。
他强撑者接见了使者,并在帐内安排数十魁梧的士卒与将领立候。
当南中使者入帐时,显然被这场面吓了一跳。
南国使者,见过楚国彭城王。使者并没有下跪,只是用着南中的礼仪,说着不太流利的中原雅言。
使者见我王,为何不跪?其中一个将领轻呵道。
使者刚要解释,几个将军便凶神恶煞的瞪了过去。
受到惊吓的南中使者当即学着中原臣子叩拜君王的礼仪。
外臣是奉吾王之命,前来与大楚议和。使者将目的说出。
议和?李康抬眼,南中举兵入境,取宁、通二州,并残害楚国百姓,可曾想过今日,如今我大军压境,你们拿什么来求和?
吾王说南中今后永世为臣,作为番属,每年岁贡使者说道。
楚国不要岁贡。李康打断道,寡人要,南中四郡!
使者听后一惊,旋即连忙说道:属国的土地,本就属于宗主。
寡人不要臣属,寡人要将这南中四郡,改姓为李!李康又道。
楚国这一战,是非打不可吗?使者缓缓站起来说道。
当奎升举兵作乱时,就应该想到后果。李康回道,回去告诉奎升,交出城池,否则我大军必定踏平南中,灭了奎氏。
南中的议和,最终未能达成,而李康的话也激起了南中王的抵抗之心。
既然如此,那我南中也不会再做退让!
南中的使者离开后,李康捂住口鼻,一侧的林万晟见状,于是走上前,他看着满头大汗的李康,王可是身体不适?
李康攥紧了一只手,寡人无碍。旋即便遣散了众人。
待帐内彻底安静后,心腹宦官拿来了一壶酒,还不曾斟满便被李康连着酒壶一把夺过。
五石散?这一幕恰好被进来的萧怀玉所撞见。
宦官见状,拔出腰间佩刀抵在了萧怀玉眉心前。
住手!随着李康一声轻呵,宦官收剑退至一旁。
五石散之毒,迷人心智。萧怀玉走上前,大王何故要去沾染此物。
你可知道,服毒自救。李康问道,这并非出自我的本心。他的眼里充满了悲凉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