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皇帝背对着萧怀玉说道。
谢陛下。
萧怀玉刚刚站起连腰杆都还未伸直,皇帝便又说道:京中流言,这一路上萧卿可曾听得?
萧怀玉瞪着双眼,再次屈膝跪伏,陛下,臣昨夜夜巡,听闻有人当街纵马,这才赶过去,不成想是喝醉了酒心情不好的平阳公主,当时情急,臣才会做出那样僭越之事,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卿尽忠职守,行本分,负职责之事,何罪之有?皇帝转过身,一副十分深明大义的模样。
陛下,臣萧怀玉抬起头。
如果不是那些传言,朕也不会知道,萧卿对平阳如此关怀备至。皇帝别有心思的说道。
陛下,当时公主纵马,因醉酒而失去意识,差点坠落下马,所以臣才会那样做。萧怀玉当即解释道,臣对于公主,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朕自然知道卿的一片赤忱,也相信卿是一个正人君子,绝不会乘人之危,但是卿也看到了,光靠朕相信又有何用呢?皇帝看着萧怀玉说道,现在朝野都在议论,我皇室的名声与颜面不能不顾。
并且朕还听说,卿昨夜留在了章华宫,今日清晨还有禁军亲眼见你出来,这种事情,如何是三言两语,就能向世人说清的呢。皇帝又说道,话里话外都是想要萧怀玉同意迎娶平阳公主,以此平息京中的流言。
陛下。萧怀玉抬头,昨夜臣的确是在章华宫,然臣一直候于殿外,等候公主苏醒,并没有做什么。
朕不是已经说过了,朕相信萧卿的为人,可天下人不信,你的解释,要让天下人信服方可。皇帝见她不开窍,于是有些着急的说道。
臣没有做过的事,臣问心无愧。萧怀玉却强硬的说道。
皇帝哑口无言的看着萧怀玉,随后扶着额头,你呀,为什么还是不明白呢。
陛下是想让臣迎娶平阳公主吗?萧怀玉呆愣的问道。
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皇帝说道,朕的女儿,绝不能平白遭人非议。
可是臣娶了公主,不就更加说不清了吗?萧怀玉装作憨厚的模样向皇帝说道。
皇帝看着不太聪明的萧怀玉,心里念道:这个时候倒是不糊涂了。
若是你同意成为平阳公主驸马,那么世人的议论就会变成顺理成章。皇帝说道,亵渎公主可是重罪,朕现在给你一次机会,做出选择。
蒙陛下天恩,臣幸得尚公主之荣。萧怀玉叩首道,臣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陛下开恩。
对于臣子提出条件,这一向是皇帝极为反感的事,但因了解萧怀玉的性情,他便容忍了下来,何事?
西洲太守石骁。说罢,萧怀玉再次重重叩首,并抬头泪目道:他曾有恩于臣,臣实在不忍其含冤而死。
石骁的事,太尉曹寅一直在求情,皇帝也知道过错并不在他,于是转身负手说道:皇子大婚,可赦天下。
臣萧怀玉,叩谢天恩。
※ ※ ※ ※ ※ ※ ※ ※ ---
几天后
章华宫
公主体弱,不宜饮酒,加上寒夜之中纵马,故染上风寒,气息紊乱,至月事来时,才会如此腹痛难忍,这几日经调养,风寒之症已消退不少,但还需多加注意,切莫吹风受凉。御医伏于榻前替平阳公主视诊,还有自萧怀玉走后,平阳公主当天便病倒了,太医抬起头,公主的喜忧也会影响病情,烦心事过重,不利于恢复。
吾知道了。平阳公主收回手,脸色苍白的卷缩在榻上,被褥里还裹着一个手炉。
琦玉在门口等候了许久,一直到御医离开后才入内,公主。
李宣的冠礼在即,事情怎么样了。平阳公主开口问道。
人已经转移了,应该不会有问题。琦玉叉手回道。
应该?平阳公主抬起眼,你应该知道,吾最讨厌听到这种话。
见公主生气,琦玉连忙跪下,小人已派人提前将其带走,并寻找了替身,绝不会出问题。
南阳王妃母子呢?平阳公主又问道。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琦玉回道,此次南阳王妃母子之事过后,陛下应该对公主消除了疑心。
他的疑心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消除,你以为他在意的是这对母子吗。平阳公主捂着肚子说道,随后她呼了一口气又问:近日,可还有其他事?
琦玉摇了摇头,但旋即又睁着犹豫的双眼,关于您与虎贲中郎将的流言,至今还未停止,事关公主清誉,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