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兰修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整理好自己案上的笔墨,抱着书箱,起身走出文库。
今日是十五,家中催促他早日回府,陪母亲和祖父用膳。
没想到,刚转出门廊,迎面撞见一个身影。
他脚步顿住,呆呆地站在原地,已经不会动了。
姜瑶穿着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候的金色裙子,守在阁楼的台阶前,见他出来立刻朝他招手,“方才见谢郎君在抄写,没忍心打搅郎君。”
见到姜瑶出现,谢兰修错愕之后,便是欣喜,嘴角弯了弯,年纪小总是藏不住心事。
谢兰修没有掩饰他见到姜瑶的欣喜,喜形于色。
他抬手朝姜瑶行礼,脸上凝雪一般的皮肤泛着薄纱似的粉红。
“微臣见过殿下。”
第41章 伴读
“殿下, 今日陛下替您选的伴读就要来东仪宫了。”
“殿下就不期待吗,那位可是谢家如珪如璋的三公子,听闻他不仅样貌周正, 还少有才华,十二岁就跟随英国公入翰林院,临夏和临秋这两天都在讨论着三公子……”
姜瑶裹着大氅, 坐在火盆边上,垂眸看着火盆中艳丽的火光,毫无波澜。
谢家三郎作为伴读来到东仪宫那日,正逢凛冬。
姜瑶学书两年,只学会了识字,如果将她放在寻常人家, 两年才开蒙识字也是常有的。
但是她是万人供奉的公主,有名师鸿儒做她的夫子,读书两年连文理都不通,难免被人诟病。
姜瑶也没有办法容忍自己的无能,她带着前世的记忆, 比寻常孩子要开慧早, 为何久学不成?
她已经厌学到了极点,这时候给她个伴读有什么用?因为它没用, 所以给她挑个天才来激励她奋发向上吗?
她低头用火夹摆弄炭火,心乱如麻, 连带着对这个伴读也有些排斥。
等听说他抵达宫门前的时候,甚至没有出门去迎接。
门口传来了一阵喧哗, 隔着被绒毡遮盖的门, 她听到了一个很年轻的声音。
那人遥遥站在院子中,朝她见礼, 声音透过寒霜冰雪,朝屋中飘来。
“微臣谢嘉,见过殿下。”
声音宛如霜雪般清丽,姜瑶眼睫毛微微一颤,放下手中的火夹,对外面喊道:“进来。”
宫人们掀起帘子,一个清隽的身影出现在姜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