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头看向林晓雨,眼神里满是认可,“尤其是这细节,特别贴合梁荷老师原文里的感觉。”
徐佳莹端着刚煮好的豆浆出来,看见林晓雨,笑着递过杯子:“先喝杯豆浆暖暖身子,等会儿跟你苏总去杭州分公司,江源老师也在,你们正好聊聊分镜设计。”
林晓雨接过杯子,小声说:“谢谢徐总,我早就听说过江源老师,他的2D场景稿我都打印出来当范本。”
出发去杭州前,老木匠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回屋拿了把小刻刀递给林晓雨:“你妈当年给你的,说画画累了就刻刻木头,能静心思。”
林晓雨握紧刻刀,眼眶有点泛红。
她妈走得早,这把刻刀是唯一的念想。
苏木看在眼里,拍了拍她的肩膀:“到了分公司,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说。”
车子驶离乌镇时,林晓雨一直扒着车窗看。
路边的稻田泛着金黄,偶尔有乌篷船从河面上划过,她拿出速写本,飞快地勾勒着风景。
“我以前总听爷爷说江南好,今天才算真的看到了。”林晓雨把速写本递给苏木。
纸上的乌篷船线条流畅,船头的船夫还带着笑意。
苏木点了点头。
杭州分公司的会议室里,江源已经在等着了。
他刚从京城过来,行李还放在办公室,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手稿。
全是早年画的江南场景,有春雨里的石桥,有夏夜里的萤火虫,每一张都带着细腻的生活气息。
“这是我当年在秦海天公司时画的,”
江源把手稿摊在桌上,“当时就想,要是能画一部全是江南烟火气的动漫就好了,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林晓雨看着手稿,眼睛都亮了:“江老师,您画的雨丝好特别,像真的在飘一样。”
江源笑着说:“这是用毛笔蘸淡墨画的,2D的好处就是能有这种手绘的质感。”
两人越聊越投缘,很快就凑在一起讨论漫改分镜。
江源提议以“节气”为线索设计场景,比如清明时主角在巷口买青团,夏至时在院子里晒被子,让故事跟着季节慢慢走。
苏木坐在旁边,看着两人认真的样子,心里格外踏实。
他拿出梁荷刚发来的番外片段,里面写着主角在江南的生活:“奶奶坐在竹椅上剥豆子,阳光从树叶缝里漏下来……”
江源接过片段,很快就画了张草图。
竹椅歪着一条腿,奶奶的手上沾着豆荚的绿汁,连阳光的光斑都画得有疏有密,行家一出手,可见功底!
“就是这种感觉,”苏木笑着说,“梁老师肯定会喜欢。”
江源听到他的夸赞,只是微微一笑,毕竟做的都是自己热爱的事情,画笔里面承载的不是生计而是灵魂。
中午吃饭时,徐佳莹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点着急:“杭州救助站这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