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吧,毕竟变法将要触及很多人的利益,自己被人惦记也实属应当!
【这届龙虎榜中,单单做到了宰相之位的人就有九位,而在《宋史》中被单独列传的人,更是多达二十四人,甚至可以说,宋仁宗的嘉祐二年开始,往后直至宋徽宗前期,嘉祐二年的进士们都在朝堂上发光发热,支撑起小半个大宋。】
【更不用说这些大才子们自己还要广收门徒,继续为北宋培养新的人才了。】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的皇帝和同僚:“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
【宋仁宗赵祯一手选拔培养的贤臣,足够大宋三代皇帝使用!】
【这是在苏轼的角度来看的,实际上,若是宋哲宗赵煦的寿命能够更长一些,或许也就只够两代,但是对于北宋长远的发展来看,绝对是一件好事。】
【说完了这千年难得一见的龙虎榜,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位北宋的君主,号称世千古第一仁君的宋仁宗赵祯。】
【赵祯能有这么个好的名声,除了臣子们的鼓吹之外,他本人也确实是一个很仁慈的君主。】
【自从汉高祖刘邦再次重新启用庙号制度之后,赵祯是第一位使用这个庙号的皇帝。】
【历史上的仁宗一共有四位,宋仁宗赵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朝洪熙帝和清朝的嘉庆帝。】
【“仁”这个字,作为庙号来说,基本上就是有两方面的要求,是一个是要关注民生,经常减免赋税,另一个就是要虚心纳谏,对待臣子比较宽厚。】
【有人可能要说了,要是就这么两个品质,那么大多数的明君都能用得上“仁”这个庙号!】
【这个不假,但是实际上,庙号最终还是由下一任皇帝和臣子们来定,能够被称为仁宗,凭借的标准想来也可能比这更加严苛。】
【更多的明君则是有更好的庙号选择,没必要非得在仁宗上死磕。】
【作为皇帝,整个封建王朝中,权力最大的人,严苛其实才是最主要的表现,自从我们的政哥建立的皇帝制度之后,御下严,管理百姓也严才是常态。】
【正好今天我们讲到了庆历新政,那就来看看,这位第一个得到了仁宗庙号的皇帝,到底有多么的“仁”!】
【首先,宋仁宗赵祯的仁,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皇帝,应该享受着全宋朝的供奉,享受着全大宋最好的生活,但是仔细查看资料,却能发现,赵祯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赵祯虽是皇帝,但是却很能体谅别人,就算是这所谓的别人,只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宫人。】
【有一次,赵祯吃饭的时候,在菜中吃到了沙粒,甚至还将他的牙咯痛了,但是等到周围的人上前询问的时候,赵祯却并没有说出沙粒的事情,因为他担心因为这小小的一粒沙,而牵连了所有为他做饭的厨师。】
【还有一次他逛花园的时候口渴了,找了半天没有找到茶水。】
【只是这位皇帝却也没有让人专门去为他拿茶水,而是强忍着渴意,回到寝殿才喝上茶,有贴身宫女心疼他,询问为什么不曾让人奉茶。】
【原来是因为花园中本应该有侍从给皇帝奉茶,但是今天却没有,赵祯担忧因为小小的一口茶而让这些奉茶的侍从受罚,也担忧因为这一口小小的茶,而搅得整座皇宫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