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时候,革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党争越发严重,朝臣们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已经不是政策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立场问题!}
{庆历新政实施的时候,虽然也分为革新派和守旧派,但是这个时候臣子们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后面那么尖锐!}
{啊?守旧派把革新派都给斗没了,就这还矛盾不够尖锐?}
{王安石那个时候,已经变成了只要你不跟我一伙,干什么都要反对的地步了!}
{在这些人眼中,改革政策是否有用完全比不过立场问题。}
{原来还是有不少好的政策保留下来了,想来当时范仲淹还是挺高兴的吧?}
{要是这些好的政策没有保留,那北宋可能早就被拖垮了!}
{土地兼并的问题解决不了,北宋最后还是会走上穷途末路的!}
{冗兵啊!北宋重文轻武的情况也很是严重,其实就算是按照范仲淹说的恢复府兵制,只要北宋还实行那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领兵政策,也不过就是精简些人数,没有这么多的军费罢了,军队的战斗力还是不能保证!}
{有点效果就很不错了,这可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的官僚地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是一定会尽全力反对改革的,阻力和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朋党之争,虽然宋仁宗一朝,革新派和守旧派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党争问题是真的很严重的遗留问题!}
{新政失败,除了宋仁宗太过急躁的态度之外,朋党之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可是这个是不可避免地,只要实行改革,那么推崇改革的人和阻碍的改革的人必定会对立,朋党之争也必定会形成!}
{无解啊!摇头.jpg}
{范仲淹自身也有问题,范仲淹任用的很多推行新政的官员,都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只会泛泛而谈,议论多而干实事的人也少!}
{是的,很多革新派的官员都不是真心的想要拥护新政,只不过是喜好标新立异罢了。}
{范仲淹任命的很多官员,都是跟他有交往的人,比如说好朋友,同窗之类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守旧派攻击范仲淹结党,也确实属实。}
宋仁宗赵祯提到了嗓子眼的心稍稍回落了一些:原来只是新政废除了,但是新政中的条款还在运行着!
那就好啊!
范仲淹也很欣慰,这样一来,新政也不算是完全的失败!
看着天幕上的后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着新政的影响和弊端,他们也在思考,这其中还有没有能够改进的地方。
土地制度看来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土地兼并,百姓们手中没有了田地,活不下去了自然会暴动,这对维护大宋的社会稳定没什么好处!
到底应该怎么抑制土地兼并啊!
他们大宋没有这个先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