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2 / 2)

前线大捷。

皇帝意有所指,“朝上许多老臣,一把年纪了,还占着位置不走?若他们都能像司天监的长监这样忠心为君,诚心事国,又能给孤省下多少力气?”

他们跟在皇帝身边这么久,又怎能不知道皇帝最真实的心意?

主和派以礼部尚书为首,不过他和光渡一样,揣着手不说话。

而这些年轻人的决定,必定牵动他们身后的父族长辈直接站队。

光渡认出,这武将出身于李元阙外祖父军中。

但今日在朝上沉默的、表态的,光渡在这张名单上,还是看到了相当比例的重合。

这幅清透苍白的模样,让皇帝心中又怜又爱。

进皇城,卸兵甲,去随从。

今日朝上动向,再结合着药乜绗的名单,终于算是给光渡缺席的这数个月的情报,给补上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这些年,没听说过这位细玉尚书再弄出一个孩子,但看这样子,细玉尚书再活个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是问题。

然而李元阙大捷的消息,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潭水中,在朝上引起了滔天大波。

“可是若是李元阙接旨后,抗旨不回……”礼部尚书皱着眉头,将后半句话吞回了肚子里,苍老的脸上,露出真实的骇然。

赏赐,封号,殊荣,既要表达天子的爱重,又要给为国立功的王爷足够的体面,户部尚书满头大汗地接下了封拟的差事,他心里何尝不知这事要命,连忙想最近何时、何事让皇帝对他不满,脸都吓得煞白。

光渡忙道:“陛下,太子是东宫储君,对臣只是例行询问……”

光渡这回站得近,看得清清楚楚。

果然没过多久,他旗下门生出列,朝堂上慷慨陈词:“成吉思汗横扫西域诸国,威名远扬四海内外,哪个不知?哪个不晓?我们拒绝赔偿,不就是给成吉思汗一个现成的理由,等蒙古大军凯盛而归时,第一个就带头来收拾我们夏国吗?与其自取灭亡,还不如趁着与蒙古交好的时候,积蓄国力,再图长远计!”

如果花费足够心思,他有把握能把皇帝哄好,可是哄好,皇帝过两天怕是又要生气了。

他不做这种无用功。

礼部尚书却是不用自己说。

光渡早就在为今日做准备,对朝中动向一直颇为留意,更着令亲妹妹开设酒楼、商行、茶馆等产业,便是为了从细节处,观察揣测这些权贵真正的动向。

药乜绗以自己的判断,在上面细细列举了中兴府望族之中,哪些人是明确反对蒙古索赔,不满皇帝如今对蒙软弱态度的。

“太子年纪够大了,也是时候该收收心了。”', '')

最新小说: [综漫] 无人岛的海滩上真是什么都有呢 [红楼同人] 帝师林黛玉 [红楼] 黛玉儿子三岁半 [综漫] 黑子的排球 为女王献上权杖[无限] [HP] 你该如何认识你的父亲 [HP同人] HP从斯莱特林之耻开始 [梁祝同人] 文才兄总以为我喜欢他 [综] 大圣的跨界直播 未婚夫是装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