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应手续办完,两人结伴离开大楼,辛弃疾才出了口气,他打量起来时没好好看的校园,苍翠芬芳浓荫绿茵一应俱全,赞叹:“这里倒是不错。”
绿植苍苍,想来日后书声琅琅时,身处其中也会别有韵味。
若在居所附近有这么一处地界,每日听书声阵阵,倒也颇有些大隐于市的意味。不知道若是陶公在此,会不会也有一番感触。
嬴政认同:“是不错。”
未来这个社会的栋梁几乎全都是从类似这样的机构中走出去的,这里是整个国家的希望和明天,当然很不错。越是切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他就越有这个发言权。
关于在秦国开设这样广招弟子公开教学、结课考试后便可根据成绩为学子授秦官吏职位的策案已经被拿出来正式在“未来肱骨”中进行讨论了。
相关条件他已一一提出,正在由秦国的李斯丰富细节整理成文,这几年会慢慢完善,待得他登基,整治完朝堂,这些事便都可以立刻投入使用试用。
大秦离这样的“不错”,也近了。
两人就这么明明各说各的但莫名其妙又能合上地到了与白荇汇合的公交站,白荇也报道完毕,仨人接下来乘车去超市逛了逛,购买了些新鲜的食材和平时生活中常备填充冰箱的各类奶制品等,又吃了顿“野饭”后才回到了家。
前几天,自打确定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政策”后,辛弃疾整个人就慢了下来。
不管是生活节奏还是心情上,都慢了下来。
和祖父也通过气儿,那边有祖父照看着,一时出不了什么乱子,他就也不急于做任务了,第一时间先跟着李斯卫青等学习现代的常识和常用语等,尽最快的速度融入现代社会。
虽然大家都忙,但是秉承着“谁在找谁”的方针,他倒也没有闲下来过。
陪嬴政去学校报道也就在这个阶段里。
后来,得知祖父这两年就会去世,在白荇明确的“你可以去搜一下老年人保养指南”“规律生活食养药养等”言语下,他又凭借学会的“小技能”,抱着一楼客厅放着的那台、白荇最初买的二手电脑,搜索查找做功课,认认真真做了两天的笔记,然后在给祖父的电话里,仔仔细细交代了一番。
虽然不确定能有多少用,但多少有点用吧。
再说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