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前两军两相僵持,秦军谨慎,绝不随意倾巢出关,联军亦是吃了教训,不再贸然前进。
这样持续两日,王翦不觉此战就这样陷入了僵持的局面,反而却从其中觉出些异样来。
在此日统汇军情时,王翦将此异样报给秦政:“此次敌军只攻一回而尽然泄气,如此大动干戈,如今却不全力进攻,反而是且战且退。”
他推测道:“若不是他们军心不齐,那么就是另有谋划。”
“另有谋划。”秦政重复了一遍。
军帐内的烛影摇晃,半映衬在他脸上,秦政道:“那倒是巧得很。”
此时有一小将道:“会不会他们另有策应,不专攻函谷关?”
秦政并未注意是谁说的此话,只认真思考了这个可能,随后问:“若真另有策应,众卿以为,敌军会是如何安排?”
一时众人众说纷纭,有说联军或会突袭,有说联军同床异梦,或许是内部起了争斗,根本不是留有后手。
秦政在诸多意见中听取几项,随即分派了人去查探。
嬴政等他部署完,才道:“此事重大,还需与蒙张二位领军商议。”
不仅仅关乎战术,还有兵力抽调的问题。
此种情况临时抽调各地军士实为不妥,还需用好在此战中部署的精锐之师。
涉及商议,那么单纯用信使传信便是不妥。
秦政的视线扫了一圈,还不等他有所决定,嬴政道:“臣可前往。”
此事对于懂得战略部署的他来说,就是简单的传话交接任务,他既然接下,秦政也顺了他的意思,道:“那此事便交由客卿。”
说着,又去与王翦商讨其后战局,没有在他身上投注过多视线。
嬴政自然没有多说话,默然退出军帐,收好行李,当夜出发,一路加急,在一日后抵达了蒙张二人驻军的阴晋。
此路驻军正等着一个绕路东进的时机,见嬴政来,以为是函谷关那边秦政终于来信让他们动兵。
蒙恬当即出来迎了他。
他初次在这样堪称浩大的战役中担任裨将,整个人气场昂扬,见到他第一句:“客卿许久不见!”
他这个模样从前嬴政看得多,当下并未觉什么稀奇,颔首示意,就当是回了他这一声招呼,随后道:“大王有新令。”
“新令?”蒙恬问他:“何令要让客卿亲自前来?”
嬴政却未与他多说,待进了主帐,主将二人在其上,嬴政才详细说道:“函谷关处联军不急于进攻,且战且退,或是牵制我军。”
蒙骜听出了话间意思:“大王担忧其另有策应?”
“是,”嬴政道:“故特派我来与二位将军商议,大王的意思,是将军可见势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