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很多时候,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出来。
而小鱼也理解他的意思,于是也没有明说,只是隐晦地回答道:
“从孟加拉国到克钦的距离很短,如果顺利的话……时间可以按照小时计算。”
“但是他们一定需要准备时间,对吧?”
“不会太长。”
“明白了。”
陈沉深深吐出一口气,随后继续说道:
“有没有可能,我们放弃林明贤的问题不处理,直接去到克钦打一个迎击?”
“不可能。”
小鱼的语气非常坚决。
“现在整个蒲北对事态的发展都没有概念,这是你们唯一的机会。”
“如果底牌掀开,等大家都看清楚局势之后,你们再想收拢蒲北的军阀,再想‘一致对外’,就基本不可能了。”
“所以,勐拉军的问题必须先解决掉。”
“不要顾虑太多,动手吧。”
“结束之后,留下人收尾,你得先赶到果敢,控制住同盟军,协助他们守好第一道防线!”
“明白,我现在去办。”
陈沉毫不犹豫地回答,随后挂断了电话。
这一刻,他真正感受到了那些前期被自己下意识忽略掉的“线索”汇聚到了一处。
泰国的内斗,蒲北的局势的熵减,印尼博弈的混乱,以及文蚌、克钦的潜伏……
到目前为止,两个“幕后黑手”的隐蔽斗争已经渐渐浮出了水面,并且即将迎来最终的决战。
双方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亲自下场,但双方的“代理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陈沉的神情前所未有地凝重,他意识到,自己自以为是的“优势”其实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几辆坦克、几辆装甲车、几架飞机就能推平蒲北?
如果真的有那么简单的话,蒲甘政府军会拿不下来?
之所以东风兵团打得这么顺利,无非就是确定了一个“共同利益”的主线罢了!
现在,这条主线也要受到考验了。
撑下来,打过去,万事大吉,东方兵团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果撑不过去……或许,也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陈沉握紧了手里的hk416。
很讽刺,他将要用这把敌人最喜欢的枪,去跟他们战斗了……
“李帮,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要对果文学校发起进攻,干掉林明贤,彻底瓦解勐拉军的顶层指挥。”
“所有装甲单位就位,突击组从4个方向发起进攻。”
“明白!”
李帮立刻点头,随后转身去做战术安排。
而陈沉则继续转向了何布帕,开口说道:
“利用果文学校的学生清单,联系学生家长和家属,让他们马上到场。”
“向他们说明情况,给他们发枪发防弹衣。”
“这一次,除了东风兵团突击组外,其他所有队伍都不要参战,让他们自己去救自己的孩子!”
“明白。”
何布帕立刻回答,但转而又有些犹豫地说道:
“这会不会导致作战难度增大,毕竟那些家长都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我们……”
“不用考虑这些,让他们死。”
陈沉语气略显冰冷地说道。
他当然知道让非专业力量插手营救任务必然会让行动更加困难,也会让伤亡变得更高,因为这就是别斯兰人质事件的重要教训之一。
但是,这次事件还带来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亲身参与其中的民众有可能会在后续批评行动组织者的无能和决策失误,但他们共情“绑匪”的思想,将会被彻底抹除。
不会有人再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如果林明贤真的敢屠杀人质,那勐拉军不需要东风兵团接收,就会从内部被彻底瓦解。
看着陈沉的表情,何布帕瞬间理解了他的意图,于是,他也没有多问,而是默默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一个小时之后,大部分“家属”被通知到场,其中有超过30人愿意拿枪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