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对面的鲍晓梅,他皱着眉头问道:
“所以,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于何邦雄要能打得过景栋驻军。”
“而且,还得是在很可能有505旅支援景栋的情况下,快速拿下这个连机场都有的重镇。”
“你不觉得这有点太夸张了吗?何邦雄手里满打满算就4000人不到,景栋的缅军有小5000,虽然其中有一部分是警察营,但终究也是持枪的战斗力。”
“前期的对峙、围困还好,真要进行大规模的城市作战……这不是纯扯犊子吗?”
听到陈沉的话,鲍晓梅郑重点头,随后说道:
“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针对景栋的行动不可能是简单的,它必然会打成持久战。”
“但是,我们不打算去打城市巷战,我们要的是一座城市,而不是一块地盘。”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分割缅军,切断景栋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彻底完成对景栋的封锁,最终以‘封锁’为条件,与缅军完成谈判。”
“所以你们真正要打的其实还是505旅?”
陈沉敏锐地猜到了鲍晓梅的意图——其实这也并没有那么难猜,经典的围点打援策略罢了。
“没错。”
鲍晓梅点点头,继续说道:
“围困,封锁,小规模歼灭,然后跟援军进行大兵团决战,这就是整个计划的全貌。”
“非常难,兵力不够,腹背受敌。”
陈沉语气严肃地说道:
“如果在尺度上有一丝偏差,缅军很可能全面动员,不计代价地跟你们打一场大战。”
“而且,佤邦不可能直接出兵,南掸邦其他力量不可能参与,只靠何邦雄的话,他拿头去打?要么就卷入第七旅,要么就得扩军。”
“扩军有没有钱还两说,就算真扩出来,战斗力也是不存在的……”
“那不是还有你们嘛。”
鲍晓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这种笑容里包含的不是“恭维”,而确实是一种“我相信你能行”的信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东风兵团的认可,也是相当高的评价。
但陈沉却丝毫没有因此而自得,他只是冷静地摇头,回答道:
“我们这支队伍就不是用来打正面战斗的,大兵团作战没有阴谋诡计,完完全全就是战术、装备、人数和技战术水平的对冲。”
“如果你想让我们去牵制住敌方的大部队,那我只能说,完全是妄想。”
“为什么?你们不是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案例吗?”
鲍晓梅的疑惑不是装出来的,她大概真的以为,东风兵团一支小队具有干掉民地武几百人队伍的能力……
“那都是偷袭……红岩的战斗有特殊性,是在大范围穿插后打出来的斩首。”
陈沉整个人都无语了,他懒得跟鲍晓梅解释,于是说道:
“你应该让更专业的人来跟我聊这个,只要是稍微带过兵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明白了。不过没关系,我们本身也不是真的打算让那你们去冲在一线。正如你说的,我们最终还是要让第七旅参与进来的。”
“不过,他们必须先交一个投名状——或者说,叫入场券。”
“你要让他们解决掉勐库的缅军?”
“没错。”
鲍晓梅坦然回答,而到这一步,后续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清晰了。
在景栋开打之前,第七旅首先要对勐卡附近的勐库缅军施压,夺取勐卡周边地区的控制权。
随后,第七旅会与何邦雄的756旅合流,加强对景栋的围困,逼迫其他区域缅军调动支援。
到时候不管来的是缅军,还是505旅,联盟队伍都必须要将其打垮,以换取谈判的筹码,并用这个筹码,换取景栋的控制权。
军事永远都是为zz服务的,这句话说的真是一点都没错。
哪怕是在蒲北这个军阀林立、武力至上的地方,也不可能脱离这个基本的原则。
不过,陈沉很怀疑,鲍家真的能在战后把事情谈妥吗?
他向鲍晓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一次,鲍晓梅没有再轻浮地给出他任何承诺,而是一本正经地说道:
“没有人能保证最终的结果会走向何方,我们只不过是想要抓住这个完美的时机,进行一次尝试。”
“我想你不会不理解景栋的重大意义,如果我们能把景栋拿下来……整个蒲北的局势,都会发生质的改变。”
“有了这个重镇,我们可以彻底打通对外的通道,从景栋到大其力,有很多东西可以运进来,也有很多东西可以运出去。”
“所有人都会受益——除了老缅。”
“当然,如果你们认为前景不明朗,也可以选择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