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再动手,莫要落人话柄。”
牛嬷嬷走后。
国公夫人叹了口气,很快又恢复了一脸喜色,从袖袋里拿出陆沉写的书信再看一遍。
“真好啊,三个孩子,这起名儿得找个当代大儒,要是父亲还在....”
贴身大丫鬟杜鹃这时走了进来。
至于那个石榴,早就因为给林姨娘告密,成了伺候林姨娘的丫鬟。
杜鹃福身行礼道。
“夫人,世子夫人过来了。”
国公夫人微微抬眉,脸上的笑意并未消散。
“快请她进来。”
不多时,世子夫人莲步轻移,踏入房门,恭敬行礼。
“儿媳给母亲请安。”
国公夫人抬手示意她免礼,笑着说道。
“你来的正好,小儿媳妇给我添了三个孙儿。
我正想着,要寻个大儒给孩子们好好起名字呢。”
世子夫人微微颔首,嘴角噙着恬静的笑意。
“母亲思虑周全,只是儿媳觉得,三弟学问极佳,或许他心中已有打算。”
“也是,毕竟咱们还没见着孩子,不知几个孩子的习性,省的我那小儿媳觉得我这个婆母手伸的太长。”
国公夫人说罢,笑意盈盈的让世子夫人坐到她身边最近的位置。
“大儿媳你莫要多想,等你们将来有了孩子,我照样疼爱。”
世子夫人有苦难言,浅笑着道。
“母亲一向慈爱,儿媳自然明白,只是孩子何时有,得看缘分。”
这会儿丫鬟们都守着门外,厅里就国公夫人和她的大儿媳。
国公夫人一脸亲和的看着世子夫人。
“大儿媳,你实话与母亲说,你与承祖成亲也有五六年了。
一直夫唱妇随,恩爱有加,只是这子嗣上....
为娘也曾问过帮你诊脉的太医,不过是些许宫寒。
按理来说,调理了这几年,也该有音信了,难不成是承祖他...”
“母亲,世子无事,是儿媳无能,没能为您添孙,儿媳心中有愧。”
世子夫人目光闪躲,低着头小声说道。
国公夫人轻轻握住她的手拍了拍。
“傻孩子,这怎么能怪你,生儿育女的事急不得。
娘也知道你这些年承受了不少压力,可别自己闷在心里。”
世子夫人微微颔首,遂又扬起笑脸。
“母亲,弟媳一胞三胎真是大喜事,祖母得知后,这几日都在佛堂理佛,跟我说是要给孩子们祈福。”
国公夫人微微点头,脸上不由就浮现出欣慰之色。
先前他们大房无嫡出孙辈,府里的老夫人就偏爱二房三房多一些。
(这里的孙辈是以家主国公爷来论)
老夫人对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都有些不满。
身份尊贵又如何,老夫人只喜欢能家族延续的后代子孙。
自从得知陆沉在外面有了孩子,老夫人一改常态,对大房亲近了不少。
加之他们商议要将陆沉在清水县的事暂时瞒着,省得节外生枝。
因着共同守护的秘密,老夫人就和国公夫人站在了同一立场。
陆沉每次寄回来的书信,国公夫人这个大儿媳都会拿去念给老夫人听。
这一个好过一个的好消息让老夫人高兴的不得了。
至于世子夫人,自然是世子知道了,她也就知道了。
故而,这些日子,她们祖孙三代女眷没少聚在一起说话。
国公夫人感慨着说。
“老夫人年纪大了,心里就盼着子孙昌盛。
这几个孩子的到来,定是上天恩赐的祥瑞。”
世子夫人笑着附和。
“是啊,祖母一向喜欢孩子,这一胞三胎更是难得一见。
别说祖母,儿媳也想去看一看三个孩子呢!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长的一模一样。”
国公夫人轻轻笑出声来。
“为娘也想看看他俩的孩子啊,沉儿信里也没说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回来,只怕还有些事要做,需得耽搁一段时间。”
“母亲,世子看了三弟写来的信后,去了一趟燕王府。
最近他一直在外面与朝中同僚多有往来。”
世子夫人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