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察我的不悦,立刻说:“前桥阁是外廷朝务繁琐之地,并不管储君侍读,臣下不能僭越。”
我的不悦并没消除,他们伺候我伺候得烦恼丛生,都想找个新主子。
元绉抬起脖子,皱巴巴的手摸索着我的袖子:“储君已然成年,老夫子的教导怕是听不进去。陛下临朝几年,恭俭清明,勤敏善治。珠玉在前,便是最好的老师。”
老而弥坚的马屁精,我真佩服他。
“还有一件事,”他继续说,“按照旧例,储君成年后会去汉章院游历两年,只是如今雍州已封,可是留存的书籍字画要按时保养。不如趁此机会,把东西挪出来,在京都另择一处地方收藏。这样储君既有地方读书,那些古董也不至于损坏。”
这老东西真懂一石二鸟。旧朝那几年和南宫冒相互斗气,如今借我整治南宫世家,他又来落井下石。
娄柱尘一旁笑道:“又要修缮建楼又要运输保管。老师,这番大费周章的事情要多少库银,学生先点算一回。”
我接口:“库里能有多少钱?过年的恩赏又支取不少,我正发愁西北的军饷呢。不如你去问问储君,喂饱肚子重要,还是欣赏奇珍字画重要。”
面前的老人脸上挂不住,只得示弱:“陛下说得有理,真是老臣糊涂,脑子犯浑心思也迟钝。”
即使我恼怒师兄,也轮不到你来坐享其成。
迁怒于娄柱尘的审时度势,老人又说:“既如此,各府世家都该节俭度日。临近春分,戎衣会又得办新茶品茗,到时也是一笔开支。虽然不用官家的钱,但花团锦簇的马车横行街市,喧嚣又慑众,这样难免有奢靡之风。”
我思索片刻,说:“也是,从前的旧习要改一改。”
娄柱尘立刻说:“早想禀告陛下,内子已说过,这次茶会不办了,她的母家还在丧期。”
我笑道:“京都女眷习惯春饮茶秋拾穗,我若革了这项乐趣,她们又要背后议论。只是换个清净地方,让她们不要招摇就好。”
娄柱尘低头答是,接着说:“绵水夫人病了,我那老婆又不顶用。今后不如请世家各位主母操持,常听人称颂丞相府的几位当家娘子,又能干又大方。”
元老头还未接口,我突然想起远嫁永昌城的安福郡主,她为铁麒麟王朝的稳固,远离故乡二十多年,难道不比能干又大方的世家娘子强。
“这次茶会不如开在安福郡主府。”我插话,“郡主虽没回来,借她的名义办一办。叫世人知道,中殿和前桥阁没有忘记她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