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皇后和太子妃白氏眼中,事情是这样的:
钟广源醉酒睡着后,皇帝也觉得头脑昏沉,陈玉凝说绿豆汤可以解酒,恰好她这儿有,服侍皇帝喝了小半碗。
但皇帝还是没有缓解,吴皇后也发困,像是几日没睡一样。
没一会儿,九万睡着了,白氏也眼皮打架,惊觉事有异常,强撑着质问陈玉凝和钟广鑫。
也许是见他们虽然没晕,却都没了力气,陈玉凝疯狂大笑,说出整个阴谋。
原来,封后的圣旨一下,她就知道皇帝最终还是选了吴花容母子,咽不下这口气。
钟广鑫脸毁了,腿断了,以后只能坐轮椅,也是了无生趣。
母子俩一拍即合,决定去死,但不能白死,要带走所有仇人,也就是皇帝和吴花容母子。
酒里下毒容易被察觉,因此他们把迷药下在熏宫殿的两只大香炉里,不引人注意,而且,这种迷药的毒性不大,如果不喝酒,最多只会头晕片刻,风一吹就好了。
如果喝了酒,被酒性激发,也没有其它症状,只会昏迷得更快,更深。
钟广源和皇帝在长宁宫本来就喝多了,所以最先中招。
吴皇后和白氏喝得少,中招也慢。
皇帝不敢相信陈玉凝会做这种事,痛心疾首,一边掐着自己保持清醒,一边斥责陈玉凝,希望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不想陈玉凝怒火高涨,上前正正反反打了他几十个耳光,骂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害了她和广鑫一辈子。
随后出去点火。
凝翠宫是她的地盘,经营多年,对地形也很熟悉,四周布置了许多干燥的柴禾、破布条、油脂之类,一点即着。
日常服侍的宫女太监们,大部分被她调出去了,剩下几个,救不了这么大的火。
至于跟着皇帝、皇后一行来的那些,都被皇帝以要说家常话为由,打发到殿外侯着,等发现火起,已经晚了。
有的忙去叫人,有的忙着救火,但凝翠宫正殿外的火还是越来越猛,一桶水浇上去,半点作用都不起。
加上今晚风大,火借风势,愈燃愈烈。
吴皇后和白氏想逃,身上却酸软,站起来都难。
正绝望时,之前也中了迷药趴在桌上的钟宜舒忽然醒了,并且爆发出了极大的神力,一手拖吴皇后,一手拖白氏,硬是把她们带出火场。
之后又跑回去,把钟广源背了出来。
她还想去救皇帝,被吴皇后哭着叫住。
跟钟广源说完经过,白氏握着九万的手,感激地道,“舒儿是我的救命恩人!这大恩,我永世不忘!”
九万:“不客气。易地而处,嫂嫂也会救我!”
对她来说就是顺手的事儿。
白氏很惭愧……如果她是舒儿,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勇气,就算有,大概也会把嫂嫂排在最后,而不是最先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