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有一口吃的,我都会先紧着月娥!”
于湛秋满意的笑。
“大夫怎么说?”
郑月娥脸红红的,心里也高兴,但是被女儿关心这些,总是臊得慌。
于伟业却真心把阿秋当做能顶事儿的长女教养。
“身子骨有点亏空,得补补,你放心,叔托人买了点奶粉,吃的用的,都有成算着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闷头学习,于湛秋还多了个给弟弟妹妹做胎教的工作,每天读书读报纸给家人听,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单一情况有所缓解,但是仍旧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国之根本……
于伟业听着若有所思。
到了开学的日子,城里已经经过几轮洗涤争斗,人心惶惶,祸乱不断,郑月娥不放心孩子,于伟业索性亲自把于湛秋送到学校。
“安定下来托人带话回家,你要是还读高二,叔半个月来接你一回,要是读高三了,一个月才放假一回,叔再给你背些粮食,天冷再把厚衣服被褥给你拿过来,总之没事你不要出校园,外头不太平。”
村里也不太平,现在已经开始推行大锅饭,村长就是过去的里正,是于爷本家人,非常赞同上头政策,动员所有人把粮食上交,到村委吃大锅饭。
不少人家还在观望,这事儿推进的并不顺利,谁都觉得自家会吃亏,在还没有落实之前,家家都在拼命做干粮,偷藏粮食,敞开肚皮吃。
郑月娥和于伟业也跟风随大流,把粮食都做成干粮,还藏起来一部分。
又把于湛秋学校需要的粮食给足,就怕之后变天,大家吃不饱饭。
第231章 五零年代改写人生17
还有土地的问题,至今也没有个更高的话语权人出来斩钉截铁的说土地归属问题,于爷也不提,各家仍旧战战兢兢壮着胆子交一成租子。
跳级的事情进展顺利,老师一开始还不相信于湛秋的成绩,不想费事儿,于湛秋卖惨的把家里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我眼瞅就要高中毕业了,万一继父哪天不高兴,不给我读书,我高二退下来就太可惜了,烦请老师通融,要是考试不通过,水平不够,那我也就死心了。”
老师无奈,只得跟高三老师求个情,找了个高二期末卷给她做。
国语,数学,俄语,政治常识,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学,八门课,高考全部要考,没有主副区分,百分制的试卷,除了俄语得了八十分,其他都是九十分以上,总分超过七百分。
这会儿还是五大区各考各的,招生很少跨区域,华南华东华北,西南西北,各区高校消化了,于湛秋要是高三也能维持这个成绩,跨区上国立北平大学也不是问题!
班主任老师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于湛秋,这么好的苗子,怎么早没露出来呢!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班主任大手一挥,把于湛秋推荐到她对象的班级,于湛秋以十五岁的年纪上了高三。
宿舍倒是没有变,现在学生少,学校男女宿舍各一间,都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