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恍惚地想,要是他也能来多好,哪怕她做了那么多错事,她是不是也有资格将这个作品献给他,因为他就是她的春天。
这是宁嘉为数不多的积极向上的作品了。当然,只是看起来。
学院以优秀毕业生代表的作品为由,把这个作品摆在了一进门的位置,不然以她之前的作品,学院老师偶尔都会担忧地问她:“宁嘉,你精神还好吗?”
搞艺术多少有点疯,宁嘉是这么给自己找理由的。当然,她没有说别人也和她一样疯的意思。
展会结束,与隔壁油画专业不同,他们这边基本是卖不出什么的,尤其是本科生的展位,也就几个惊艳的作品,其余都流露着“只要能毕业就行”的摆烂情绪。
江潮去年出院了,她继续完成学业,也过来瞧瞧宁嘉的作品,她一眼就看出什么,问宁嘉:“你还惦记你的娇娇呢?”
宁嘉笑笑:“哪儿配啊,他不恨我我就感恩戴德了。”
“要我说你也出了点什么,只能说他赔了。”
“那这么说吧,我花了一块钱,买了他100千克金条。大概就是这么个赔率。”
江潮笑着揽住她的肩膀,“行了,过去都过去了,往前看吧,好好学习,你研究生毕业,我正好也毕业。”
宁嘉觉得刚毕业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于是说:“那你得等我闯出点名堂,才能衣锦还乡。”
江潮笑着说:“等着你呢。”
宁嘉挽起她的手,离开了展会大厅。
将要结束之时,沈亦承走了进来。宁嘉的作品摆在正门口的聚光灯下,几乎要闪掉他的眼睛。他伸手握住发条,里面的音乐让他忍俊不禁。
这么艳丽的色彩,结果用如此现代的乐曲,就像撕破斯文的表面一样,把一切恐惧、疯狂、扭曲都藏在这首屠杀少女的献祭之春当中。
宁嘉确实是个小疯子,但不得不说,她疯得恰到好处,至少在身体健康上,她学到了不少现代艺术家的精髓。
沈亦承想,他确实该放下了。
不再执着什么,他早就习惯做这种事。
但他还是走到旁边,询问附近的志愿者的售卖流程,对方说要与作者本人沟通,沈亦承却说:“你们沟通吧。”
宁嘉正吃着饭,学弟就给她发消息说有人要买她的作品,出一万。
江潮评价:“一万够不够手工费啊,打花叫花子呢?”
宁嘉却平静地回了一句:【行,你给我收着钱,转我□□b】
【不见见买家聊聊?】
宁嘉说:【不聊了,给钱就卖。】
其实她不想卖的,上面用了不少真家伙,一万实在是有点太低了,但她也猜到是谁,如果是他,她愿意双手捧着送给他,没想到他的耍脾气只到这种程度,还乐意给她钱。
她想到他就只会哭泣。也不敢回他的新年快乐,每日每夜都瞧着那个对话框,打一大堆东西,然后删除。
小学弟如实传达。
江潮挑眉,怼怼她的胳膊,“喂,不会是你等的人来了吧?”
宁嘉摇头,“我没等谁。”
她盯着自己面汤里的一个油点,看着它们融成一个大的,宁嘉拿起筷子,最终还是把它们搅碎了。
作者有话说:
这回真的要弹了!?
第43章
◎所谓偶遇。◎
rca的珠宝专业研究生是一年制, 学费压力不大,在英国主要是生存开销不小,还有购买宝石的花销, 宁嘉在外这几年不仅学到了珠宝知识,也成了一名理财大师。
宁嘉也要感谢自己买下了一份好股,理查德的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在他创建品牌的第六年, 终于登上了巴黎时装周的舞台, 宁嘉为这个品牌设计的三套产品对应着他们最成功的三套系列,也被理查德特地署名,在时装周结尾同时亮相, 就像某个著名的品牌将婚纱放在最后, 理查德也将自己得意之作在结尾展示了出来, 宁嘉与另一位服装设计师一起接受了大家的掌声。
依照理查德现如今的水平,雇一名更加优秀、名气更大的设计师绰绰有余,宁嘉已经做好了被抛弃的准备,但是没想到, 理查德从巴黎回来就郑重地聘她为首席珠宝设计师,这让宁嘉受宠若惊。
宁嘉惊讶地询问:“为什么?”
理查德同样惊讶:“嘉, 你的设计是我的品牌最重要一环。”
宁嘉本想着那不过是一种运气,理查德揽着她的肩膀,带她走过hatton gardens的繁华,“你可以在这里大放异彩,我相信我们会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他鼓励她多做一些独立的设计, 从她钟爱的文学、戏剧与音乐中攫取灵感, 他愿意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宁嘉大概明白了, 自己也是他购买的股份, 如果她也颇负盛名,那必将是双赢的结局。理查德更多是应对外界交流沟通的窗口,他对待自己手下的设计师都很不错,宁嘉也明白有人向他自荐,不管资历还是技术都能胜过宁嘉。
但是独特的艺术就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每个人的风格不同,简单来说,来的人对不上理查德的电波,自然就被他拒绝了。
宁嘉向来是懂得抓住机会的人。
她几乎赌上了所有积蓄,注册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且花了半年时间,根据她的欧洲之行,做出了基于但丁《神曲》为灵感的一系列作品,这之中包含着36件珠宝首饰,她孤注一掷,将一切都压在这些成品上。
此时宁嘉已经是理查德服装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在巴黎与英国时尚圈已经小有名气,作品一经发布,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宁嘉独自奔波于巴黎和伦敦,最终获得了在法国巴黎珠宝展中的一个展位。
这是坐落在凡尔赛门的法国第一大展馆,珠宝展汇聚了全世界的设计名流,想想她很久以前还与沈亦承来过这里,她不过是一位前来参观的学生,而如今,她似乎也在这里有了一席之地。
宁嘉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之长,也有赖于她涉猎之广泛,不过她必须承认,那些东方的设计灵感,大多来源于沈亦承当年的指导。
他其实学识很丰厚,书画精通,更善于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