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马上把眼光投向赵炳炎。
他连忙摆手,说都是王总自己做的。
关于电车,其实他也很感兴趣,咱们国家水力资源丰富,随着大量的发电站建设起来后发展电车,使用清洁的绿色能源不仅保护环境,还能破解敌对势力对我国石油进口的封锁。
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国家肯定会大力支持,
赵炳炎将一个文件袋递给对面的技术总监,告诉他,自己在闲暇之余收集资料,对电车的三电系统有些想法,希望对咱们造电车有所帮助。
技术总监好奇啦,双手接过去打开来看。
王总更是惊奇,这是啥神人呐?
他出发前做过昆仑公司的功课,知道周阿香的丈夫是一名军人,对光伏电池有研究。
想不到此人还在研究电车的三电系统。
他猛夸赵炳炎,身为军人,整天忙着保家卫国的军务,还能挤出时间研究电动新能源车,叫他这个造车人汗颜。
赵炳炎暗骂一句:“玛德,老子才汗颜呢。”
那些技术资料都是花粉精灵帮他AI生成的,当然也是他们舍得汽车未来的专利,只不过遇上赵炳炎这个穿越者,有超维度空间的加持,二十年后的东西他都晓得。
技术总监才看几页就惊愕要掉大牙,猛地迅速往后翻看标题,每一项都是他们正在研究的大难题啊。
总监浑身颤抖,把资料放在腿上用手扶着,一手抽了抽眼镜像个小学生似的请教他,为啥三电之中以电控为首要?
他说以当前国内乃至世界上的技术,无论怎么集采上等的原材料,还是优质的零配件,咱们所做出来的机电产品也就那样,而优化电控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思路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集成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别。
至于电池,当下已经有不同品牌,但是真正能够迅速形成产能,且性能稳定的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有谁愿意买个性能不稳定,跑着、跑着就燃烧成火球的电车?
只要咱们在这一领域集中突破,必然成为全球的行业领军者。
王总开始还以为赵炳炎就是在网上抄点水军写的假论文,随着他抽丝剥茧详细的分析,其深度早已超越他们的研究范围,也是目光专注的盯着赵炳炎。
他讲到深处,很自然的掏出一包特供来抽出一支点燃,对着王总说眼下的车企几乎都是八方采购零件组装。
王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全过程控制,可以极大的优化资源,降低成本,真正实现国产化、国民车。
赵炳炎给他们举个例子,时下汽车使用的芯片越来越多,越来越贵,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要是有一天外商肆意抬高价格,甚至断供,咱们不是只能关张大吉。
他认为生产芯片更赚钱,自己的车用自己的芯片才放心,不怕卡脖子。多余的还能外销挣同行的钱。
王总立即为他点赞,告诉赵炳炎这种情况已经出现过,舍得汽车要打破行业垄断,必须生产车规级芯片,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阿香给王总竖起竖起大拇指,夸他有战略眼光,昆仑公司愿意在这方面支持舍得汽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