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自然合情合理、考虑周全,宁和既不能说自己将御剑而去,快他所言那大车百倍,便就只能无奈应下。
咸洪热情至极,急急要去替宁和二人办那大车之事,临出门前,还吩咐妻子多做些菜,定要将客人招待好。
贡索站在院子里目送着他离去,回过头时咧嘴直笑,对宁和说:“他许久没有这样高兴。”
贡索果然做了许多菜,不仅蒸了一竹篓的螺贝、一盘鲜鱼,还新煮了一盆野菜小鱼汤,又往灶边煨了三枚鸭蛋,将那木桌都快摆满了。
然而直到所有菜都上齐了,咸洪却还是没有回来。
贡索站在门边往天边看,不知想到什么,神情渐渐有些不安。
宁和觉得不对,正要出声问上几句,却听见院外忽然响起许多脚步声,夹杂着高高低低的呼和。
许多村人朝这边聚了过来。
宁和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看得见贡索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她一句话也说,抬脚便冲了出去。
贡索和那些村人们一起,一路奔出了村去。
这时没人再有功夫去管屋里的两位客人,大家一哄而走。徒留宁和与宁皎立在屋内,面面相觑。
或者说,只有宁和一人“相觑”。宁皎一脸漠然,并不关心发生何事,只时不时瞥一眼满桌的鱼贝,目露不悦。
先前的那碗汤他也没喝,如今连汤带碗放在桌边,已经冷凝出一层淡淡的冻花。
“阿皎,你我也去……”宁和刚一开口,忽然神情一动,一伸手,掌心之中现出一柄白玉轴。
那玉轴脱掌,立时展开,细布蒙青光,笔墨绕云雾——正是青云榜。
宁和与宁皎的目光都看向这展开的榜卷。
只见那青布上白芒闪烁间有墨迹腾越,以墨色为骨、以青光为貌,隐约是一尾大鱼形状。
山川如雾、青光如海,那大鱼穿行其中,鳍身划开风云,耳畔隐约有长鸣回荡,响彻灵霄。
——青云群妖榜第一十四席,应榜而出。
宁和目光一冷,抬手将青云榜摄回,反指一点剑光如电,踏身而上:“走!”
今时今刻,她立于剑光之上,一袭青袍长衫当风,眉眼仍是温和,一如多年来窗前伏案执笔,谦谦儒雅。只是那温和之中到底带上了一抹凌厉之意,如破石之竹,飒飒锋锐。
又仿佛时光倒转,回到少年之时,路逢山匪,眉眼尚稚嫩那小书生张口问:“老丈,可有刀棍?”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五章
青云群妖榜如今为宁和所有, 与她神魂相融,已为一体。
意识中,宁和能清楚觉察到青云榜中所化群妖之席。
那席位共有九九之数, 如同一缕缕纠葛翻滚着的白雾, 又如阴云, 漂游在这青光蒙蒙山川大陆之上。
这些白雾里有的裹着模糊的暗影,有些则是空的。暗者众, 空者寡。
宁和与青云榜相通,自能分辨。
雾暗者,则此妖已成,只待其现身为恶之时,由青云榜应运而摄,显化榜中予宁和知晓。
雾空者,则此妖未成,只于冥冥之中虚占一席,待时运变幻,方知其最终将否应运而生。
宁和也是得了青云榜方知,许多妖原来并不是天生地长而成。
就如眼前这群妖第一十四席, 先前便只是一缕空雾。
疾字诀追星逐月,转眼便到了地方。
宁和踏剑浮空, 望着前方黑天暗水, 眉心紧蹙。宁皎立在她身旁, 与她一同凝望着那海中越滚越高已至数丈的汹涌浪头,目光定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时分明还是白日, 可滚滚墨云自西而来,顷刻间铺开半个天际, 天地间的光一下暗了下来。天与海,风与云,好像成了一口无比巨大的沸锅,墨云如盖、万水摧城。
而此处分明无城,岛屿的尽头除了沙砾,只立有一片岩石凸起的高崖。
水浪轰然撞上去,发出隆隆的震响,碎潮如雨,四下飞溅。
那崖头上还站着一个人,浑身浇湿,半伏的身形在被巨浪撼动的岩石上摇摇欲坠,可那人却不愿后退。
“——青女!青女!”
嘶喊声淹没在滔滔海浪之中。
宁和足尖一点,剑光吞吐,朝那岩崖掠去。
潮水眼看就要吞没而过,她想将那人带离此处。
那人矮小单薄的身影在狂风乱水之中无力地发抖,他还在大声吼叫着,即便竭力所能发出的那点声音混在着毁天灭地一般的浪潮声中渺小如风中飞沙一粒。
“青女,回来!”
他喊的是前朝之语,正是先前宁和听贡索所说的那一种。
宁和身形逼近,俯身想要将那人抄上剑来:“咸兄,此处危险,随我离去!”
咸洪却拼命挣扎起来,双手用力地推开她:“不!我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