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闻见丝丝缕缕的茶香,又说是茶商,想必是茶饼了,闻起来品质应该还不错。
林英却道不是,“我已收他二百文算酬劳,这是他托我带给辛澄的,说是上次在城门口救了他家孩子也没亲自道谢。结果辛澄今天不在这么?”
郡主又多看了那包裹两眼,“这有好几块团茶吧,这人倒也舍得。”
“说是那后来听说了王府的恶名,没敢上门道谢,没想到这次王府的人又帮了他,更愧疚不安了,哦对,他还说辛澄说得对,郡主殿下果真是好人。”林英难得笑道。
郡主在浓郁缭绕的茶香中撇过脸去,“好了,去将这几年有关米行的情报都整理出来,我想起那个行头赵大富之前偷税漏税被我查到过一次,从他嘴里套话没那么容易。”
“是。”
郡主说的没错,林英将谢礼送回辛澄屋里后,很快便收到了米行的回信,拉东扯西一通废话,一口咬死是正常波动,还夹枪带棒地暗示王府不要插手米行生意。
郡主听了后冷哼一声,“没工夫和他周旋,告诉他明天太守府见。”
商人最是狡猾又唯利是图,他们之所以敢和王府打马虎眼,一是因为王府无利可图,而且王府对地方没有实权,郡主每年查访下面的胥吏征税都是派人便装暗中查探,且有问题不能出头只能回报给郡主,由郡主出面处理。因此商户对王府十分敷衍,但他们也脆弱,士农工商,商为末等,最怕的就是官府找麻烦。平时他们有钱好上下打点,但郡主出面,官府也不会替商户驳皇家颜面。
粮食乃民生之本,价格变动的背后一定有很重要的原因,郡主有预感此次也不简单,更令她担忧的是,她对此种变动毫无察觉,所以她必须要尽快得知情况,掌控局面。
第二天一早,郡主早早换好了衣裳,一身青绿色锻袄,窄袖收腰,外罩一件素白鹤氅,并换上鹿皮靴,保暖且简单庄重。林英来,郡主看她一眼,给她拿了顶裘帽,多加了件抗风的厚斗篷。
正急着要走,不想一开门几个人挤在院里要找她,郡主只好先问他们什么事。
打头的是蔡大娘,她说:“回殿下的话,我是来找辛澄的,厨房里烧了好些烤栗子,想跟她唠唠我侄子那事,我都写信问过我家侄儿了,他说行。”
“行什么,什么事?”
“结亲哪,我这次还让我家侄儿带了他的画像来。”
蔡大娘展开一幅英俊的男子肖像,郡主扫了一眼,倒还俊朗只不知有几分出自画师的巧技,问道:“她说她要成亲了?”
“没有,这不是还在谈嘛。”
郡主并不意外,“别谈了,拿回去吧,她若愿意早就成了,既不愿,你也莫要强逼,以后也不要在她面前提这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