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孤雁。
这世上?人有三类,一类忠于自己,一类忠于他人,或家族,或君王,或世间?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规则。还有一类人,他的内心没有一点束缚,既不爱自己,也不爱世人,不爱家人朋友,像一条在海中漂浮的船,看不到目的地。
姜遗光是最后一类人。明孤雁又?是哪一类?
若是前两种,她现?在忠于谁呢?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亟待生出起色。自然不会有人留意到朝廷船队中特殊的一支。商船一路南下,各自分散,有几?支队又?悄悄汇合在一起,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此次出海,一无?所获。
汉高帝有些失望,但不气馁,要是第一次就?碰上?了?他才要奇怪呢。
姜遗光回去后,却只见皇帝,不见凌烛。
皇帝道:“他有些受不住,回去休息了?。”
比劳累更可怕的是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也做不了?。凌烛曾自嘲他现?在就?如一个废人一般,他试图转变心态,告诫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每次一想?到还有两千年他就?忍不住绝望。
这才过去不到十年啊……
凌烛选择把自己关在汉高帝不用的书房里只管看书——虽说在常人眼中他们算得上?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但若是他们凝神聚气,还是能触摸到实物。
凌烛觉得先看个几?十本再?说,反正他就?在皇宫中,真发生什么?大事他不会不知道。
符轮看起来还好些,徐福归来后他就?跟在徐福身边,如饥似渴地学习方术。
“他后悔了?。”皇帝道。
姜遗光点点头:“陛下,你后悔了?吗?”
皇帝苦笑:“我也不知道。但如果再?来一次,我……也许还是会进来吧?”
姜遗光:“事情或许有转机。只要能再?找到孽镜台,你们或许能回去。”
皇帝先喜后忧:“恐怕要付出不低的代价。”
姜遗光没说话,皇帝未必不清楚,她只是还没想?好怎么?做而已。
皇帝:“既是徐福的记忆,总有些事他忘了?,兴许不需要那样久。”她在短暂同行途中就?发现?徐福忘了?不少事,他似乎在有意控制自己不要记住太多。
她渐渐明白那句长生既是赐福,也是诅咒。
姜遗光点点头:“陛下不要忘了?一点,如今我们所见场景已是两千年前,徐福未必能记得清,不知什么?力?量将记忆补全了?。”
皇帝有点发愁,她想?解决鬼祸,就?必须搅乱徐福阴谋。但她其实不太明白徐福为何要让姜遗光进孽镜台。
徐福想?要姜遗光做什么?呢?
她看向姜遗光:“姜卿,你又?为何助我?”
姜遗光:“因为我曾答应过一个人,只要并不危害到自身,我会尽力?保护陛下。”
原来如此。
他全无?所求,皇帝反倒担忧。听?他这么?说,她先是放下心,之后便涌起浓浓的感动,一定是父皇!
可她更惊恐地发现?,经过那么?多事,又?在镜中渡过近十年,她竟有点想?不起来父皇的模样了?!
再?继续下去,她会变成什么?样?到那时,就?算她真的能回去……她还记得吗?恐怕曾经的人和事都会忘的一干二净。
皇帝:“姜卿,你真的要历遍他两千年的记忆吗?在那之后呢?你要如何做?”
姜遗光:“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但我如果什么?也不做,就?什么?也做不了?。”
引路人在不远处不准痕迹瞥他一眼,收回视线。
姜遗光继续说:“镜中也许是徐福的回忆,也许是依照徐福回忆脉络搭建的过去世界,我进来只是为了?看看徐福对镜中世界的掌控究竟有多少,他的能力?又?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
皇帝想?了?想?,也说:“是了?,他若是天底下第一个入镜人,为什么?他没有入镜过?”
入镜人渡镜中劫次数越多,越不像活人。
先前他曾猜测,这是徐福已渡过十八重劫缘故,可真要过了?十八层,就?会被镜中自己的半身取而代之。这么?一想?,又?不像是。
所以徐福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能力??又?为何偏偏是他?
如果当初他没有出海,世上?还会有山海镜吗?
徐福也这么?想?。
他不断回忆自己出海时有什么?异常,那一日又?是什么?日子?,记下后便不断推算,从出海的第一天,到海上?出现?怪相、“仙山”出现?的方位等等。
汉高祖即位后,自有不少能人异士来投,阴阳五行学说与道家学说再?度兴起。在汉高祖示意下,徐福常与他们交谈,一道计算,可不论怎么?算,都只能算出他出海之日为下下大凶之兆,诸事不宜。
可他分明记得……在出海前,他与宫中天下第一方士反复推算,算出吉日后又?不断筛选,才选出最吉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