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白慎远地位在这里,他不能怠慢,可放任这批学子?显然也不行,赤月教还在暗处虎视眈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他将自己的?做法和考虑的?一应事?宜都写上了,让飞鹰传去。
奇怪的?是,陛下那边迟迟没有?回应。
太子?不免更焦急。
陛下出巡一次就要带上几千人,他又一向身子?康健,安危肯定不必担心。太子?只担心自己折子?上有?什么地方写不好,让陛下看了不想?搭理。
*
院子?里,姜遗光问近卫:“白老先生真是病逝的?吗?”
那近卫道:“自然是,早就有?人验过,如果有?蹊跷,一定会请你们去看看的?。”
姜遗光松口气:“怪事?听多了,发生些正常的?都不敢相?信。”
身边人不断死去,死去的?人又带走另一批人,源源不断,永无止境一般。突然听说个正常的?因年纪大生病去世的?,还有?些稀奇。
近卫道:“也是因为公子?您一直关注着这些吧……”
世间绝大多数普通人不都是这样?普通地来,普通地走。哪怕闹鬼事?那样多,对?绝大多数老百姓儿而言,他们这辈子?也不会见到过一次。
白家处处挂白,门外都有?不少书生自己带了凉席枕头和衣服,白天跟着跪下门边哭夜里干脆直接睡在街上。
第363章 第 363 章
白家人也十分头疼这群书生, 每天让人好声好气劝走,要?不是赶人不合适,他们都想请城中护军来。
诚然,他们当?中也有真?心为白大儒送行的, 但更多是不明所以被卷进?来的书生。书生是最容易被煽动的一批人, 念两句诗写一两篇文章就热血沸腾, 要?打抱不平尽抒胸臆。
所以……这股势力聚在一起就显得很奇怪,背后必然有人推波助澜。
更古怪的是,最近京中出现一股呼声, 认为白先生去世,陛下必定要?回京来吊唁而不是继续南巡玩乐,否则便是不敬恩师。
太子听闻后就道:“这下……父皇即便知道也不会回来了。”
既为人臣,也为人子,他又如?何不明白父皇性子?当?今是个强势的人, 流言传得越厉害,他越不可能照做。
流言谁都能传,这次被传言牵着鼻子走,当?今天子的威严何在?那些传流言的人尝到了甜头, 下次岂不是更过分?
“还是要?尽快查清楚, 背后谁在闹事。”太子知道这既是自己的机会,也是磨练。要?是他不能把这件事解决好, 恐怕父皇要?对他失望。
朝阳那边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过了好几天,监国的太子与朝阳公?主?终于?收到皇帝从江南发来的八百里加急,道听过白大儒悲讯后, 帝痛泣泪下, 不忍再闻,悲痛难抑甚至连他也病了一场, 就连江南大好风景也失了色。帝十分想回京送灵,但南巡一事不可改,南方?学?子亦需安抚,便命朝阳公?主?代父替白先生扶棺下葬以慰哀思。最后还道一应事宜,还望兄妹二人共议。
朝阳公?主?拿着这封明黄的奏折,面露哀色,对太子说道:“皇兄,父皇既传信来,我们还是照做吧,我这就回府准备去了。”
太子同样关切又郑重地交代几句后就让她离开?。
但他心里有一团火像浇了一瓢油一样猛地蹿起来。
朝阳……
又是朝阳公?主?……
父皇怎么会不明白替白先生扶棺的含义?白大儒在文坛名声极高?,他去世却让朝阳去扶棺?陛下是要?让朝阳公?主?在文人之中也掺一脚吗?更何况折子上还写得清清楚楚——代父扶棺。
他这个太子,也不知什么时候会被朝阳给替代成皇太女?
公?主?府内,几个幕僚都认为这是好时机,要?借机多收拢些人才,最好是让白大儒门下的那些学?生都记住她。
朝阳公?主?却拦了,她不能做的太过分。
只有她谨慎地在原地讨要?,父皇才会把权柄分给她。就像这次京中的流言,她不能插手,反而还要?盖下去。要?是这流言和她有一丁点?关系,那无异于?之间从父皇手中抢权。
“这次去都低调点?,不要?太兴师动众。”朝阳吩咐下去。
公?主?府上的人已经忙碌起来了,要?备好公?主?的车马、轿椅、衣物、护军等等。朝阳公?主?想了下,又让近卫弄来两个入镜人随行,以免途中生出怪事。
第二天就送来了两个入镜人,一男一女,这俩人挺巧都姓赵,像是本家,不过他俩可是素不相识。男的叫赵阔,女的叫赵瑛。
近卫们把赵瑛送来也是有原因的,白家的祖坟就在柳平城外的城郊山头中,赵瑛正好是柳平城的人,原来性子有点?硬,后来也学?会了看眼色。
原本还有个姜遗光也是柳平城人,只是姜遗光最近脾气越来越不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