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房间,周易先去厨房看了看,发现里面没人。
不过水龙头被人开启过,冰箱里的桃子也少了三四个,锅碗瓢盆都不在原来的位置,像是被人翻动过。
幸好煤气灶关得好好的,没被打开,否则云雾镇就该散播“小易炼丹把厨房炸了”的谣言了。
不在厨房,那应该在哪呢?
周易不怕李白躲起来不见自己,而是怕他偷偷下山溜到云雾镇上。
十二三岁的小孩儿,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还穿着汉服蓄着长发,满嘴胡言乱语,绝对会被送到镇派出所。
离开厨房,周易开始寻找李白的影子。
大雄宝殿没有,三清殿没有,娲皇殿没有,长生殿没有,武成王殿没有,财神殿没有……他穿过重重大殿,路过文宣王殿时,发现门槛上坐着一个少年,正捧着全自动洗衣机的说明书认真翻阅。
“李白?”
周易试探着喊了一句,少年瞬间像弹簧一样站直身体,背靠文宣王殿的大门,手持一把跟他身材相符的短剑,俊俏的脸上满是戒备:
“你缘何知道我的名字?”
周易想到李白一辈子跟道教牵扯不清,每当失意就表示要出家当道士,在山里呆一段时间又想着要追求功名施展抱负,便一摆拂尘,跟诗仙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我是神仙,这里是神仙居所,对你的到来,自然一清二楚。”
听到神仙两个字,李白清澈的眼中顿时闪出了浓浓的兴趣:
“您就是我心里一直说的一元道长?”
周易轻轻点头:
“对,一元就是我的道号。”
他刚要顺着自己的道号延伸一下,讲讲什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类的,给自己的道号加点神秘BUFF,谁知还没开始,李白就放下宝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来了个五体投地式的大拜:
“求神仙收我为弟子,教我成仙之术!”
周易:?????????
不是,你拜师这么草率的吗?
现在拜我为师,以后遇到纵横家赵蕤和白云子司马承桢你喊什么?
周易有种玩笑开大了的感觉,弯腰将李白扶了起来:
“你小小年纪,连人生还没经历,如何修仙?欲成仙,先成人。”
不在社会上体验一下四处碰壁、受制于人、忍气吞声、仰人鼻息、低三下四的憋屈和无奈,怎么能理解躲在山中躺平的快乐呢?
就好像有些人一心想脱单,直到经历了供房、供车、结婚、养娃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后,才会发现:
“还是他娘的单身快乐!”
十二岁的李白,显然不理解这些,他眨了眨眼睛问道:
“道长,我听人说,童子保持纯阳之身,才更容易叩开仙门,您说的为何跟他们说的不一样?”
周易一摆拂尘,不慌不忙的问道:
“说这话的人,成仙了吗?”
李白摇了摇头:
“此人只是我家供奉,并未成仙。”
“不是神仙,怎知神仙之事?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我混元宫,并无此说法。”
周易觉得自己很有当神棍的潜质,说起瞎话来那是脸不红气不喘……毕业答辩时要有这份心态该多好!
为了防止诗仙的人生出现重大转折,周易说道:
“刚刚说神仙是跟你开玩笑的,这里是后世之所,你未来会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诗人,连我都喜欢你的诗。”
李白一听,并没有因此骄傲,也没有质疑这话的真假,而是一揖到地,恭敬的问道:
“敢问仙长,小子以后是否实现了儿时【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追求?社稷是否因我而安稳?天下是否因我而太平?”
周易:“……”
你要不这么问,我都忘了你的目标是当管仲、范蠡之类的大政治家了。
后世让人交口称赞的诗句,不过是诗仙不能实现理想抱负而发的牢骚和伤感而已,根本不是他的追求。
就好像宋朝的辛弃疾,老辛的词气壮山河,是因为他喜欢写吗?不,他是有心杀贼而无力,只能借诗词抒发内心的苦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