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文开文达又从汝南郡迁移数万人口..:::.今南阳屯田三百万亩,屯民三十万人,余粮八十万石.....”
三百万亩耕地包括与张绣合併后的新屯之地。
屯民三十万人看似很多,实则包括男女老少,良农不到十万,这几乎也是南阳郡排除士族豪强以及自耕农和军队后的总人口数。
如今南阳总人口数差不多六十万,与鼎盛时期的二三百万差距很大,不过也不算少。
也就是说,排除土族豪强以及少数自耕农,还有军队人数外,南阳几乎是全民屯田。
而余粮倒是非常充足,其中有去年屯田的成果以及本地士族豪强的赞助,还有刘表的联盟交换。
“难题不难,就是抽调五万青壮为关中运粮,一时间有些人手不足..::
陈登继续说道,忽然眉头紧,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咧嘴微笑,似在说问题不大不说也罢。
“抽调的五万青壮此前多为关中流民吧?
刘升笑著看向陈登,陈登闻之一愣,
似隨口一提,刘升没有深究,转而看向刘辟与李通。
“刘叔父与文达辛苦啦!”
刘升郑重作揖,令刘辟与李通屁股一紧,正襟危坐起来。
三十万人屯民中除了关中流民,本地失去土地的流民,更多的是来自汝南的流民,大多是刘辟李通凭藉昔日名望收拢而来。
两年前的淮南大旱,影响深远,汝南地区也受波及,此为关键原因。
但时间终会冲刷掉曾经的悲痛,这些汝南流民难道就不想再回去吗?回到相对没有战爭的家乡,而不是留在四战之地南阳,甚至还得被迫去凋零残破的关中..:.:
“我等必竭尽效力!”
刘辟昂首挺胸,被刘升这一句刘叔父喊得精神振奋。
眾人皆以战场前线立功为荣,谁又能明白后勤之艰辛?公子他明白!
刘升素来对刘辟非常尊敬,虽黄幣出身,但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刘辟就没有南阳屯田。
甚至是素来高傲的关羽,对刘升喊刘闢为叔父,也没有任何意见,其脾性外人一般看不明白..:...莫名其妙就对黄忠有意见,却又非常得体的看待刘辟。
难道就仅仅因为黄忠是客將?刘升对他这么好,他却不懂得回报?所以关羽不满?
又或者刘辟是被关羽亲手擒获,並识时务投效,而令关羽满意?
二弟其实就是过於矜持而常常不屑於表达2
.....弟......二叔!南阳军事如何?”
刘升问向关羽。
“宛城驻军三千,新野驻军千人,堵阳驻军三千......城安眾驻军二千...
关羽抚须回道,说的都是关键位置的驻军情况。
排除堵阳刘磐黄忠三千的刘表军,也就是说,整个南阳除了刘升所统几部,只有五千人。
刘升所统人数近万,精锐较少,不久后也要进军关中,那整个南阳就只剩五千人守家?
虽然与曹操暂时和解,又与刘表同盟,但一旦他们得知刘备进军关中,刘表是已经知道了......形势变幻莫测。
五千守军捉襟见肘。
难道不可以扩大军队规模?有粮草有屯民,拉出来不就是兵?
具备初步战斗力的军队不是靠人数,而是靠装备,一群屯民怎么打仗?更不用说他们要肩负苛刻的屯田任务以及为关中运粮的役..:::
还得训练准备隨时上战场?
你把我们当超人用呢!
其实刘升今日召集眾人的目的,只有一个,直指所有问题的本质,那就是资源不足,
实质就是人口资源不足以承担起眼下艰巨的任务。
要是硬要承担,也能承担得起,就是得用高压策略极尽剥削百姓。
这是刘升不希望看到的。
要是能再来三十万人口,那直接解决问题,直接用人命去填补所有的缺口。
这不可能......那只能从內部寻求改变。
“麋叔父...:..运粮情况如何?”
刘升继续问向麋竺,要让眾人自己明白,什么才是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