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为刘升的雄心壮志感到欣喜,內心却不以为然。
鸿起!
吹牛可別带上我!
不知道刘升与曹昂说这话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许褚有没有听见,总之这件事渐渐流传开来。
刘升小儿竟如此目中无人?
笑死我也!
许褚与兄长许定说起此事时,笑得前俯后仰,你要是能提著袁术的头颅来许县,届时我许褚就当你的坐骑托著你去覲见天子!
吾弟就是这么说的!
回军途中,许定与于禁聊起此事,嘲笑著说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囂张狂妄之人!
对此于禁也乐得不行,难道上次刘升能杀张间果是巧合?他难道不知道袁术马上就要进兵淮北找他家大人的麻烦?
都自身难保了,还想杀袁术?!
于禁与乐进閒聊时问他,这刘升到底是真聪明,还是真傻?
我看他是真傻。
乐进不屑一顾,袁术若是半年可杀,明公何故回军?难道郭军师无谋?荀军师少智?
独他刘升料事如神?
呵呵.....
朱灵当时就是冷笑。
我看你不是提著袁术的头颅前往许县请功,而是提著你乃公的头颅前往许县请明公出兵为你报仇呀!
小小刘升不知天高地厚。
荀攸预想了一万种方法都觉得无法在半年之內攻灭袁术,他不否认刘升很有才华,但这种事纯属扯谈。
袁术的根基短时间內绝对难以动摇,没有三五年灭不了袁术。
郭嘉也很好奇,刘升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该不会只是和曹昂的吹牛之言吧?
这事谁传出来的?
曹操特地询问曹昂,曹昂说不是我,当时就是和鸿起戏言耳。
总之。
这件事不仅仅是曹操回军队伍里的人知晓,到了许县之后更是传得连街头市场买狗肉的屠夫都知道.....
倒不是因为刘升有多么出名,而是袁术称帝之事非常出名。
为了宣传政治正確,许县天子之都,天子脚下,岂能不知篡汉逆贼袁术?
那么狂言半年之內提著袁术头颅来许县的刘升,自然也火了一把,许县乃至整个颖川可谓是人尽皆知。
不过不是什么好名声,被当做笑话了,汉末第一吹牛逼..::
然而前太尉,录尚书事,今赋閒在家的杨彪却说。
“吾未见狂徒,惟见志诛汉贼之汉室忠臣。诸君亦有胆气?敢效其言乎?”
將作大臣孔融也跟著说。
“吾曾言刘玄德,袁术冢中枯骨耳,其子之言,难道不是正確的吗?”
孔融当时就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这句话被玄德教给长子,从而导致他说出这样的话?
杨彪和孔融的话很有分量。
不过大家都不以为然,仍以刘升狂妄无知相传。
刘升打死都没想到,自己也就和子修兄吹吹水,怎么就搞得沸沸扬扬?名震许都?我刘跑跑怎么敢如此狂妄?
他更想不到自己说的这句话还能杨彪孔融联动上了。
杨彪为什么要抢著说这句话?难道他对刘升早有所知?怀有別样情?
当然不可能!
他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蹭热度,趁著这件事流传许县,他好表態自己的立场。
因为他是袁术的妹夫!嫡亲妹夫!
袁公路!
你害得我好苦也!
袁术称帝,杨彪必受影响。
虽然他是威名赫赫的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更是大汉忠臣,曾一路陪伴天子刘协从洛阳到长安,再从长安到洛阳再到许县。
若是一般情况,倒不至於连罪,弘农杨氏那是开玩笑的吗?谁敢不给面子。
但曹操就不给他面子。
去年。
曹操不仅把天子从洛阳接到许县,更是罢杨彪的太尉和尚书令。
这就是要把杨彪踢出政治上层,把他远远的隔离开天子刘协身边,对此杨彪敢怒不敢言。
杨彪更是典型的忠汉不忠曹,不管是因为自家利益受损还是个人政治地位的降低,他反正非常反对曹操。
单看生平事跡,他比荀或更像是大汉忠臣。
可他也不敢正面反对曹操,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赖在许县。
我不会让你抓到把柄,就赖著。
谁知他大舅子袁术直接露把大的。
曹操回军的第一时间,没有理会杨彪的趁热度行为,直接让许县令满宠拷问杨彪,打算诬陷他与袁术勾结。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关西孔子之后!又和汝南袁氏联姻。
曹操是真不敢用他。
可知何为喧宾夺主?到底是你杨彪挟天子还是我曹操?只能找藉口杀了他。
孔融第一时间站出来求情,连满宠这个酷吏也不敢对杨彪下手,反正是各种理由。
曹操是有伟大抱负的,看到士族们如此报团,不由得怒而无奈。
但又不能立马把杨彪放了,那样显得他很懦弱,於是放话说。
“若刘鸿起半年之內能提著袁术头颅前来许县,那此事就此作罢!”
实则就是隨口说说,找个台阶把这件事不了了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