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刘屈氂掏出早准备好的账目,上呈陛下。
每一笔账目都记得极清,这笔钱花在修缮宫殿,那笔钱用在封赏后宫,开具最大的开销,便是对后宫皇妃和官奴的开支,这都是要少府负责的,
其余的数目不算大,最多是琐碎,刘据看着账目,有种什么感觉呢?像是拿着超市结账的单子,每样花钱都不多,一加起来,我去!咋这么多?!
霍光观陛下反应,账目一定是没问题的,少府收入来源本就少,每一笔开支都是可以溯源的,况且,刘屈氂很想做好此事,绝不会行贪墨,真是一滴都没了!
可...陛下的皇陵还没修建...这钱又该从哪来?
霍光不禁为陛下发愁。
搞钱的法子有很多,像刘彻,绝不会出现如此烦恼,但,这些搞钱的法子多是不体面,也是不合法的,
少府合法收入就那几项,钱、盐、铁、山泽,还都被刘彻分到少府了...
不!还有一法!
霍光头脑风暴,终于想出了一个开源之法!
霍光望向刘屈氂,希望其也能想到此处,但刘屈氂一直没看过来,霍光没法用眼神暗暗示,想着,不若寻个合适的时机再与陛下禀告!
刘据放下账本,面容平常,
“你以为呢?”
“陛下!”刘屈氂义正言辞,“当务之急,是要重收上林苑!”
此言一出,霍光和刘买同时看向刘屈氂,心中叫好,
霍光松口气,刘屈氂与自己想到一处了!
上林苑,在长安所建,恐怕刘彻也是想到了未来的皇帝,恐怕继位后,少府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于是建造了完全属于少府的上林苑。(这个理由有点可能,但不多,并非是建造上林苑的主要原因,况且,彼时刘彻都开始寻长生了,哪还有后面的皇帝。)
总之,不论刘彻是否有这个意思,结果是上林苑为少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了,
但,问题又来了,迁都后,刘据把上林苑赏给了百姓,这个收入来源,也就跟着断了!
为今之计,只能是再把上林苑找回来!
“不行,朕都将上林苑赏出去了,如何再要回来?”
“陛下...”
霍光忍不住开口,
众人齐看向他,霍光继续道:“陛下爱民之心盛矣,然陛下为君父,为民之君,为民之父,断没有富子贫父之理,
陛下不必顾虑此事,上林苑以资民,三辅地有盐郡铁郡三四,可以此代上林苑资民,请陛下三思。”
闻言,刘屈氂对霍光只有敬佩,不愧为陛下的心腹,霍光不忠于大汉,不忠于朝廷,只忠于陛下一人,以前刘屈氂不信,现在他信了,
此法实在太妙!
陛下不收回上林苑的担忧是什么?
已经被许诺出去了,天子一诺,如何更改?
霍光明显体悟到了这一点,
用盐郡铁郡替代上林苑,受资的三辅灾民,反正有钱资助他们就好,他们不会好奇这钱是哪来的,钱到位就行了,也就是说,上林苑给他们钱可,盐郡铁郡给他们钱也可,总之,灾民这边是安抚了。
而上林苑和盐郡铁郡有何区别?
这便是霍光的妙意了!
上林苑是少府的,盐铁郡是朝廷的!
一个是陛下的,一个是公家的,
霍光偷天换日,意图将上林苑换出来!
而至于外廷如何协调,肯定也是丞相一把揽下,只要刘据点头,霍光有自信,立刻将此事办妥!
要不人家是丞相呢!
刘屈氂服气!
三道视线,眼巴巴的看向陛下,
陛下!
您就点头吧!
您的小金库也要有钱,是吧!
此事关乎皇家颜面!
况且,霍光给出的提议无可挑剔,里子面子全都照顾到了!
刘屈氂紧张,只要收回上林苑,不说马上让少府富起来,最起码,能比现在宽裕许多!
刘据摇摇头,断然拒绝道,
“你换出盐郡铁郡,那是朝廷的,是大汉的,岂不是以公换私?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开先河。”
京兆尹刘买急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陛下,大汉就是您的天下!
何来公私一说啊!公是您的,私也是您的!以盐铁郡换上林苑,此为高论!”
刘据又摇了摇头,态度坚定,
霍光见识过陛下这副样子,知道陛下断不会回旋了,陛下通达宽和,却在此等事上格外认真,
是,劝不住了...
刘据一直坚定泾渭分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尤其是朝廷,分工更是清晰,正因为他知道历史发展,所以对权力混同,尤其在意,就像埋下了一颗炸弹,现在不炸,以后早晚也炸,
不说远的,就说便宜老爹搞的少府官员迁移到大司农,当时人没说什么,现在好了吧,都找到刘据头上了!
刘屈氂眼神一狠,咬牙道,
“陛下,若不收回上林苑,不若再改币制!微臣去做!”
霍光惊异的看向刘屈氂,生起敬畏之心。
这招更狠!
刘屈氂是要重新复刻一遍白鹿币的路子!
“不会坏了皇室的名声,事成之后,微臣自认罪!只愿能充盈少府,解陛下之急!”
少府刘屈氂是真发狠了!
白鹿币搞钱飞快,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缺德,谁干谁是全体官员的公敌,时至今日,庄青翟都不敢认下此事,而刘屈氂的意思也清楚,
钱,陛下您留着,
锅,微臣一个人背!
爱咋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