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郡抵一州(1 / 2)

徐庶道:“我本在汝南游学,收到好友崔州平的来信。”

“他说您这里有些特别,让我来看看,或许会有收获。”

刘备没想到崔州平会来东海。

他两眼发亮,问道:“崔州平此时在何处?”

这也是个大才子啊。

当年刘皇叔三顾茅庐的时候,崔州平像个NPC一样出现,夸赞诸葛亮的才智,坚定了刘备寻访诸葛亮的信念。

但崔州平本身并不普通,他父亲崔烈是太尉,三公之一。

虽然是买的官位,但能买三公,也足以见得他背景强大。

只是后来董卓杀了他爹,他逃难到了荆州,从此过起了隐居生活,寄情山水。

说起来崔州平早年也和徐庶一样喜欢当游侠,结交豪杰,他和徐庶的性格倒是相近。

而且他老家在涿郡西部的博陵郡,也算刘皇叔的半个老乡。

徐庶摇摇头:“我也不知,那家伙喜欢出门远行,或许还在徐州游荡,又或许已经去了扬州。”

刘备问道:“可否请他过来赏茶?”

徐庶挑了挑眉,心说你那是赏茶吗?

他摇摇头道:“崔州平无意功名,否则以他的才学和背景,到哪都能成为大官。”

刘备有些遗憾,他也想见识见识崔州平的才学。

作为“诸葛四友”之一,其本事一定不低。

徐庶继续道:

“我来到东海之后,发现您这里确实特别。”

“我发现您仅仅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升级了一些工具,生产效率便提升了数倍。”

“于是境内安居乐业,百姓得以温饱。”

“实在令在下佩服,正如崔州平所说,主公确实是个仁德之人。”

刘备乐了,竟然能被徐庶夸赞他是仁德之人,听上去比太史慈那小子有诚意多了。

他提起琉璃茶壶,连忙给徐庶倒了一杯茶,高兴道:

“茶好了,先喝茶再说。”

徐庶目不转睛地看着茶水在琉璃器中流转。

提起琉璃茶盏抿了一口茶,茶叶芬芳充斥着他的口腔,没有任何杂味。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

徐庶舒服地叹了一口气,放下琉璃茶盏:

“但有个问题。”

“听说最近主公从收拢了大批流民?”

刘备点点头:“大约十几万人。”

徐庶道:“主公仁德,东海富饶,却不忘赈济流民。”

“此等义举实在令庶佩服。”

“庶此番前来,便是为了提醒主公,这十几万流民若处置不当,恐怕会让东海百姓陷入泥潭。”

“短期的发粮,施粥无法根治流民问题,相反容易激起流民和本地人的矛盾,甚至演变成民变。”

刘备心说我也没想做慈善啊,你是不是对我有些误会?

刘备笑道:“那需如何赈济流民?”

徐庶道:“需要配套土地分配、生产扶持等长效政策制度。”

“我有一计,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来年主公的实力定能倍增。”

刘备没想到,竟是收拢流民这一仁义之举吸引到了徐庶,让徐庶主动上门献策。

否则的话,即便他来参观东海,也是不声不响地参观吧?

徐庶大概讲述了他的想法。

其实就是类似于刘备的以工代赈方案,将流民转换为生产力。

事实上也是按照西汉的赈灾政策升级而来。

与刘备的方案不谋而合。

刘备的方案都是大方向,细节常常需要荀衍来补充。

这下好了,荀衍自己不用补充了,直接照抄徐庶的作业就好了。

荀衍对这个新牛马是愈发欣赏了。

刚来的时候还说略懂,结果文韬武略样样超越常人。

这真的是只读了两年书的人吗?

果然能让主公出门相迎的人才都是妖孽般的存在啊。

刘备笑道:“那便依元直所言,给他们分地,开垦新田,挖好水渠,以备来年开春播种。”

“同时,水车,住房,修路也要跟上。”

水车,修路也要跟上啊?

最新小说: 大周第一纨绔 大宋有喷子 舌尖強盜 我明明想当训练家啊 某乃天杀星李鬼是也 他还不来抢走我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重生李云龙,开局率军远征长津湖 地府朋友圈 【西幻】骑女少龙(人外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