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刘备的天价彩礼(2 / 2)

本来东海郡是徐州的产粮大户,小麦年产100万石。

但如今东海郡常年遭受山贼和黄巾军的侵扰,去年产量已经下跌到50万石了。

刘备怎么可能比去年还多70万石?

他断定:“刘备一定是谎报!”

陈登则不以为然:“麦子是去年种下的,如果刘备有好好剿匪,那保持100万石,甚至多出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陶谦觉得有道理:

“看来刘备有好好剿匪....”

“不,应该是关张赵的功劳,有了他们,剿匪并不需要花费多少功夫。”

“看来....我让刘备带着关张赵镇守东海郡的决策是对的。”

陶谦为自己的英明感到沾沾自喜,于是心情大好:

“算了,我就不计较他那天价彩礼了,赶紧写信让他把一万石粮食连本带利还了。”

这年头,粮食比钱更重要。

谁知道哪天粮食的价格就会因为战乱暴涨呢?

甚至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陈登当即应下。

.....

如今东海郡也算钱粮充足。

手上的粮食够治下百姓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吃饱了。

刘备大手一挥,又多给了关羽一百万经费用于发展黑火药产业链。

在硫磺产地,和硝土产地置办了矿场。

熬硝,提纯,储藏等工艺也在逐步完善。

单独制备是一回事,搞产业链,扩大产能又是一回事,涉及到方方面面。

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用上大批量的黑火药。

诸葛瑾主动请缨,想跟着关羽搞火药。

眼见诸葛瑾刚过完十八岁生日,刘备索性让他直接当关羽的副手,都尉丞。

大哥刚过完生日就能独当一面,独自处理政务了。

这让诸葛亮和诸葛均很羡慕,而他们只能继续当抄字员,人工复印机。

这一次,没有官府盘剥,没有地主克扣,更没有土匪抢劫。

刘备也没折腾什么改革,首要任务是充实军粮,其他都是次要的。

军队都吃不饱,还怎么守住自己的劳动成果?

所以东海郡的一切都严格按照往年纸面上的规矩执行。

该收多少就收多少。

地主们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他们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东海郡的百姓们十年来,第一次拿到足额的粮食。

虽然依旧做不到一天两顿都吃饱,但至少今年饿不死了。

因此百姓们都对刘备感恩戴德。

刘备发表讲话:“这些小麦都是旧田产出来的,不多。”

“但我们这几个月开垦了无数的新田,都成功播种下去了。”

“我们还为大家开凿了无数的水渠,建了无数的水车,下发了无数的曲辕犁,大家以后耕种也更轻松了。”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等到秋收,各位手中的粮食都会翻好几倍。”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

“大家今年都能吃饱!”

刘备的发言赢得了百姓们的欢呼。

这个时代,能吃饱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甚至有老人当场跪下磕头,热泪纵横。

多少年了,他没想到还有一天能够吃饱的。

荀衍也很感慨。

他是这次开垦农田项目的主策划,他知道东海郡短短几个月能做到这个成绩非常不易。

如果没有刘备发明的农具和钱财,没有子龙的汗水,没有郭嘉他们百战百胜的剿匪军。

就没有如今的大好局势。

尽管他的黑眼圈一直没有消下去,但他认为一切都值得。

哒哒哒哒...

远处扬起一片尘土,一队庞大的车队朝郯城门口驶来。

刘备远远望去,忽然兴奋道:

“太好了!还得是糜家快递!我委托大舅子收购的甘蔗送来了!”

荀衍疑惑道:“甘蔗是什么?”

最新小说: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海贼之圣光剑豪 斗罗之老杰克传奇 大周第一纨绔 大宋有喷子 舌尖強盜 我明明想当训练家啊 某乃天杀星李鬼是也 他还不来抢走我